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实验诊断学 > 脂质代谢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及指标的应用评价 >
脂质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近年来发病迅速增长,并且日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血脂异常作为脂质代谢紊乱的表现,是推动心脑血管疾病节节攀升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人类完成了许多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反复证实了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控制血脂成为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和策略。
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浆中TC、TG和(或)LDL-C升高,以及HDL-C降低。上述四项指标是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还有其他不在基本检测之列的血脂指标,如Lp(a)、Apo AⅠ、Apo B等的异常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因此,不断丰富和更新对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的认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进一步的防治有着重大价值。
1.冠心病 研究早已证实,冠心病发病与血中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降低血中TC水平能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TC和LDL-C升高是血脂异常干预的首要目标。
流行病学资料揭示了TC升高与冠心病危险增高的相关性:血清TC在4.5mmol/L(173mg/dl)以下冠心病发病人数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数在5.0~6.5mmol/L(193~250mg/dl),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率越高,发病越早,TC水平每增加1%,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增加2%~3%。这种相关性无论在不同人群间,还是在同一人群内,以及大系列的队列研究结果均显示高度一致。
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前瞻性干预试验,都一致证实胆固醇升高与冠心病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影响冠心病的发生率方面起关键作用,并且冠心病的死亡率随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目前公认LDL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LP,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而HDL-c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作用,被称为“好胆固醇”。
非HDL-C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LP中含有胆固醇的总和,其中LDL-C占70%以上,非HDL-C可作为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降脂治疗的第二目标,特别适用于VLDL-C增高、HDL-C偏低而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的的个体。
另外高浓度Lp(a)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Lp(a)与高血压、吸烟、饮酒和其他血脂成分无相关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Lp(a)水平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在不同种族间有较大的差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血脂比值较单项血脂水平能更好地对心血管事件进行评估,因为血脂比值反映了“胆固醇平衡”;即潜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LP之间的平衡。Apo AⅠ/B很早就被指出与传统的血脂指标包括LDL和其他的血脂比值相比是冠心病更强的危险因素指标,比值越低,危险越大。
2.脑动脉硬化病 脑AS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词时也是急性脑血循环,尤其是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发病基础,普遍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的主要因素。一些基础病例研究提示血脂异常对脑动脉的影响不如冠状动脉明显。
曾有学者提出如下假说:不同级别的脑血管动脉硬化有不同的病因模型,Willis环中较大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与血压有关,还与血脂有关,也可能与血糖有关。相反,小的颅内血管的小动脉硬化仅由高血压引起而不受血脂影响。这一假设得到了其他一些观察性及实验性病理研究结果的支持。
同时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性别等人群的血脂水平对脑动脉硬化疾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3.外周血管硬化病 近年来,上肢或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残率也在提高,成为危害程度高的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类型。外周动脉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未来发生诸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其他血管病死亡的强有力的预测因素,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外周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很多,如肥胖、高身体质量指数、高体脂率、高腰臀比、高腰围、高血压和高血脂,其中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进行性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空腹TC浓度超过7mmol/L的个体跛行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高TC、高LDL-C、低HDL-C所致的血脂异常是导致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子。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