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啥是佩奇》爆刷朋友圈。
视频很短,只有5分39秒。讲述了一个扎心故事:住在城里的两岁小孙子,在电话里随口说最喜欢佩奇,住在偏僻山村里的农村空巢爷爷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吃不香、睡不着、坐不下,一早起来,就开始四处打听啥是佩奇。终于,在新年与儿子一家欢聚时刻,拿出了亲自制作的鼓风机佩奇,满足了孙子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点击上方视频即可观看该视频)
一般来讲,对于植入广告的视频,即便感到主题很好,网友也就是在少数群里与密友分享,而不会在朋友圈转发。道理很简答,怕有当托儿的嫌疑,因此避嫌。
为何《啥是佩奇》却让人们丢掉这个坚守已久的底线,纷纷转发呢?依我看,这条视频的主题就是紧紧抓住了社会的热点和痛点:如何在文化差异越来越大的时代,既对老人进行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改造,又不伤害老人那颗脆弱不堪的心。
生活在偏僻山村里的爷爷属于很固执的那种老头儿,认准一件事,就一定要刨根问底,“一条道走到黑”。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也坚持用那款信号很差的老手机,坚持用电话跟儿子交流。这种落伍的生活方式,势必导致他与住在城里的儿子交流很少。
而过大年,又是中国传统的团聚时刻,老人一定要让最心爱的孙子得到满足,索性抛开电话交流的障碍。他一个一个地走访村民,用很原始的求证方式去问周围的人“啥是佩奇”,甚至在村里的大广播里说出这个疑惑。这个镜头,让网友们感到很惊诧。
被互联网时代抛弃的何止是这位农村老人呢?同大城市里也不乏有这样的老人,他们拒绝新鲜事物,一如俄国作家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的别里科夫。别里科夫有鲜明的特点: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而这些,恐怕是大多数父母在年老时都会凸显的人格特点,无论住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高低。
而那些中年精英,面对与父母交流,更加束手无策。他们大多集中在生活压力大的城市里,与身在农村的父母见面机会很少,甚至一年只有一次。交流越来越少,交流的话题除了吃好喝好,甚至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交流的话题。
中年人的这个痛苦与彷徨,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想爱对方,苦于找不到方向,找不到一个点。爱与关怀,就这样被搁置。一代又一代。
于是,当老人不在世了,子女才开始悔恨“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魔咒一般的痛,持续到余生的每一个团聚日,甚至还可以衍生出中年恐老症。害怕自己老了以后,也会像父母一样,在亲子沟通上,与自己的孩子“咫尺天涯”。
所以说,要想让老人晚年生活得有趣一些,生活品质与时俱进,就要对老人进行训导和感化。但现在的中年人,哪里有时间和耐心去做这件事呢?《啥是佩奇》给出了鲜明的答案:一家人,多交流,多创造聚会的机会。
子女只要多用心找切入点,就有机会改变老人保守而封闭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让他们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实现无缝对接。
在《啥是佩奇》片尾,爷爷跟儿子一家在看电影,他拿着智能手机接老乡的电话:“我知道啥是佩奇啦!它爹是猪,它娘是猪,一窝猪。”完美的大结局,让网友们带着眼泪笑了。
让老人活得好,活出质量与生命的尊严。而我们,也将一生无憾。
文/李海清
值班编辑/孙雯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