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肿瘤离我们有多远?

2019-03-05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肿瘤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肿瘤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一份来自WHO在2018年发布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中显示,全世界约有1810万新发的癌症病人,约960万人因为癌症而死亡。而肺癌、女性乳腺癌及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元凶。

  人体是由大约40万亿-60万亿细胞组成的。肿瘤在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皮细胞组成的称为癌,一种是间质细胞所组成的称为肉瘤。癌的发病率远远大于肉瘤。

肿瘤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年龄、地域、生活方式、家族史都和肿瘤关系密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较高。肿瘤也呈现一个地域的聚集性,比如华北城市容易发生肾癌,华东农村易发食管癌。现代人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高脂肪饮食,酗酒,抽烟,熬夜等。然后是家族史,直系家属中三代中得肿瘤的患者是健康人的三到四倍。

肿瘤那么可怕我们是否可以预防肿瘤呢?

  发现肿瘤首先想到的就是体检,抽血。血液学的指标中有一个叫做肿瘤学指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或者很少产生的物质会在患者的血液体液中出现,用于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的高危人群的筛查、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等,肿瘤的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

  AFP,又称为甲胎蛋白,和肝癌,妊娠妇女,肝细胞旺盛,少数生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相关;CEA,称为癌胚抗原: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糖类抗原相对来说特异性不高,良性也会升高,注意鉴别:CA199(糖类抗原),胆囊炎,结石等良性疾病;CA125结核、感染、腹水;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肺鳞癌(非小细胞癌);SCC(鳞癌)和食管、肺和子宫颈有关。

  当癌症检测指标升高的时候就说明发生癌症了么?

  答案是不一定。还需要很多其他检查来明确。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我国是吸烟大国,而吸烟和肺癌的相关性非常高。肺癌的高危人群:1.吸烟(长期+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400年支。2.老年人。3.肺癌家族史:2-3倍。4.肺部慢性病。5.职业接触史:致癌物(化学品石棉等)。6.长期被动吸烟(超20年,基本每天接触)。

  肺癌有两种组织学类型:1.非小细胞肺癌2.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早期症状因为比较隐匿,所以在早期时很容易被忽略。肺癌的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咳血和胸闷等,全身症状:发热、肢端肥大等。

  对于肺癌的诊断,依托于血液学(CEA+SCC+NSE+CYFRA-21-1)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穿刺。肺部CT对于诊断早期癌症非常重要。2018年NCCN肺癌筛查指南建议:小于6mm的的纯磨玻璃结节,无需常规随访;结节在6mm以上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6-12个月确定稳定性,之后每2年复查直至5年。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中如果实性成分大于6mm的磨玻璃结节,建议3-6个月确定稳定性,实性成分大于6mm且高度怀疑肺癌时才建议行活检或者手术切除。CT上通过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界,周围结构,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是否有胸膜牵拉和肺门淋巴结的肿大等等。

  所以当发现肺部结节后,需要随访:一般为2个月复查胸部CT。

  如果早期发现肺部结节那么可以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最后再通过病理明确诊断。

  如果诊断为肿瘤,原位肿瘤是可以通过切除就可以做到完全治愈。但是也会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所以在术后要定期行肺部CT随访。术后也会配合一些治疗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同时也要改善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戒烟,增强锻炼等。

专家介绍

  沈赞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兼姑息治疗学组组长,国家卫计委骨软组织肿瘤合理化用药专家组常委兼秘书,上海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兼秘书,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兼秘书。

  1993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42篇,总影响因子103.5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MJ,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Letter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以及“上海市科委专项基金”各一项。获得3项国家专利。

  擅长复发转移乳腺癌、骨转移癌、骨软组织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近20年来一直从事恶性肿瘤耐药及复发转移机制研究。科室实体肿瘤出院病人数11000余人/年,门诊量达51000余人次/年。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袁媛、沈赞主任医师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