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诊疗技术 >

我国研发的抗反流支架将降低胆道感染风险

2016-04-1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cholangitis),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cholecystitis)。两者常同时发生,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细菌可经淋巴道或血道到达胆道,也可从肠道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 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抗反流支架有助于降低恶性胆管狭窄患者

  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cholangitis),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cholecystitis)。两者常同时发生,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细菌可经淋巴道或血道到达胆道,也可从肠道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进入胆道。

  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抗反流支架有助于降低恶性胆管狭窄患者的胆管炎风险。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内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由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主任胡冰教授团队完成的这项研究。

  据了解,通过内镜置入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胆管恶性肝癌梗阻的主要手段。然而,临床也发现很多体内放置了胆道支架的患者容易发生胆道感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胡冰课题组研究发现,肠胆反流是造成胆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在胆道恶性梗阻处置入支架后,肠道内的食物及细菌会反向进入胆道,造成逆行性感染,而此前国际上尚无具有抗反流功能的胆道支架。经过近5年的临床研究,该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远端带有抗反流瓣膜的新型支架,这一瓣膜具有单向阀门的作用,即只容许胆汁流入肠腔,阻止肠道内容物进入胆道系统。他们选取112名胆道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比抗反流支架与普通支架的疗效指标发现,支架置入后1年内胆管炎的发生率由38.2%下降至19.2%,且发病频度明显下降;支架的中位通畅期由10个月延长到1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