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异型性小,说明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大,说明分化程度低。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综合实验研究中心专家日前首次发现石墨烯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这对于肿瘤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
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分析化学》上,题目为《石墨烯整合DNAase信号放大技术实现早期肿瘤无创检测》。
目前,常用的肿瘤检测方法有B超、X线、CT等。然而,常规B超、X线检查灵敏度有限,CT等又具有放射性,因此并不适合作为普通人群早期筛查肿瘤的方法。体液(如血液、尿液、唾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最理想的早期无创筛查方式,但现有的蛋白质类体液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125等,往往是在肿瘤已经发展到某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才会产生,这时再进行治疗已经较为困难。
“这就要求我们在机体发生异常的早期,从更早的分子层面,找到检测目标。”论文第一作者邱晓沛说,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它的含量也会随之改变,这对预测预后效果有着重要价值。论文第一作者邱晓沛说,经反复试验,团队发现在血清、尿液以及唾液里,存在microRNA,即cmicroRNA。
但问题来了,虽然存在,但在肿瘤早期由机体主动释放至血液、尿液中的cmicroRNA极其微量,普通常规的核酸检测方法很难检测到。
邱晓沛将目光放在了DNAase上,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核酸酶,它能通过“无限循环酶切”将检测信号放大,而实现这一放大的前提是有极大量的探针,为此,他们创新性地引入了吸附性强的石墨烯,其捕获cmicroRNA的探针数量提高10倍左右,使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最终实现对cmicroRNA的捕捉。
邱晓沛解释说,这样就能分析机体是否出现癌变,以及是哪种癌症,这对提高临床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该研究已经进入试剂盒研究阶段,有望将在两三年内应用于临床。
肿瘤早期由机体主动释放的cmicroRNA极其微量,普通常规的核酸检测方法很难检测到。加入吸附性强的石墨烯,捕获cmicroRNA的探针数量提高10倍左右,使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石墨烯的使用将有助于肿瘤的提早发现,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世界医疗网 讯
相关内容: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