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耳鼻咽喉科 > 真菌性鼻-鼻窦炎 >
【临床表现】
真菌性鼻-鼻窦炎多为单窦起病,最常受累的窦腔为上颌窦,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病变进一步发展可累及多窦。各型临床表现不一。
1.真菌球 多见于老人,女性多于男性。患者通常免疫功能正常。单窦发病,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蝶窦、筛窦,额窦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鼻-鼻窦炎,如单侧鼻塞、流脓涕、涕血或有恶臭等。亦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仅在鼻窦影像学检查时发现。FB发展较大者,可有面部隆起和疼痛(压迫眶下神经),少有周围结构如眼眶受累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鼻窦CT显示单窦不均匀密度增高,70%可见高密度钙化斑,可有窦壁膨隆或压迫性吸收,骨质破坏为吸收性,非虫蚀性。
2.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多发生在有免疫能力的成人和青年人,多有特应性体质,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或合并哮喘,多有经历一次或多次鼻窦炎和鼻息肉手术史。发病隐袭,进展缓慢,多累及一侧多窦。临床表现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相似。少数患者也可以鼻窦"肿物"形式起病,多发生在上颌窦、筛窦和额窦。病变在鼻窦内扩展性发展,致鼻窦扩张性增大和鼻窦骨壁压迫性吸收。临床表现为眶侧或颌面部缓慢进展的隆起,隆起无痛、固定、质硬和呈不规则形,酷似鼻窦黏液囊肿、黏液脓囊肿和恶性肿瘤。隆起不断增大压迫眼眶则引起眼球突出、移位,进而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下垂等。个别严重者可出现眶周软组织肿胀、疼痛,累及眶内和视神经可致视力减退或失明。
鼻窦CT显示病变中央高密度的变应性黏蛋白影(较均匀的毛玻璃状或极不规则的线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骨窗表现更明显。鼻窦MRI显示病变中央低信号、周边强信号。
3.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放疗及HIV患者。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和毛霉菌。本型起病急骤,病变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甚高。临床表现为发热、鼻腔-鼻窦结构破坏、坏死、大量脓性结痂、眶周及面颊部肿胀、疼痛(侵犯眶下神经),或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肌麻痹、视力减退及眶后疼痛等,或腭部缺损,或剧烈头痛、颅内高压、癫痫、意识模糊或偏瘫等,或眶尖综合征、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若不及时诊治,可在数日内死亡。
4.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本型多发生在长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或白血病的个体。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毛霉菌、链格子菌属和念珠菌属等。临床特点为缓慢,进行性的组织侵犯。早期病变限于鼻窦时,临床表现与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相似。后期病变侵犯不同部位时,可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表现与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相似,但进展缓慢。因此,进展缓慢、病程较长是鉴别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与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要点。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