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气候变化多更要关注健康

2018-11-20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季节交替,气候多变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过去,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季节变化对他们有很大影响,每当季节转换时,许多人才会发病或不适而前来求医。而现在则每当气候稍有变化时,就会有许多患者前来医院看病!

  从目前医院门诊的资料来看,许多患者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同以前大不一样,受气候如气温、气压变化的影响特别大。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而言,不仅要注意季节变化,而且也要注意气候的变动,注重日常保健!

  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和伦敦大学学院曾发布一项报告称气候变化是21世纪对健康的最大威胁。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GeorgeLuber博士特别透露他们已经“开始观察到气候变化对健康产生的一些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如温度剧升或剧降,人类的身体肯定面临更大的压力,全球正日趋变暖的气候既提高了夏季最高温度,又同时大大地升高了冬天可以达到的最低温度。

  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人类健康和气象学家组成的团队与威斯康辛大学的有关研究人员人士联手收集的数据发现,除了导致死亡人数增加,气候异常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每年都会使约数百万人患病。

  就目前临床观察而言,专家认为气候的变化对心内科病人最有影响。尤其是目前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62%的人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血管病或危险因素,而他们中八成人尚未充分了解如何保持健康。

  我国目前正处于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因素大流行的高速发展期,统计资料显示,如今中青年发生心肌梗塞、中风的明显增多,20多岁就发生心肌梗塞甚至中风者也已不是少见病例。

  在接诊的病人中,曾有一位25岁的退役战士就已两次出现心梗发作。所以,心肌梗死、中风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年轻化的倾向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现在生活在大城市的现代人普遍存在应酬多、工作忙、压力大这三种现象,他们或多或少地透支着自己的体力。他们中亚临床状态普遍存在,包括失眠、精力下降,甚至不少未老先衰,出现了过去中年才会有的病症,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而这‘三高’对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是导致动脉硬化的最危险的因素。

  目前已知动脉硬化引起的死亡已成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且主要是由它所引起的心梗、脑梗所致。

  因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避免发生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就要减少‘三高’、控制‘三高’”。

  如何避免因气候变化而发病呢?还是应该从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做起。

  比如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同时注意避免引起心肌梗死的一些外界诱因,比如季节更换时,天气变化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心脏有没有相关的征兆,如胸闷、胸痛、心悸、恶心、心慌、气短、乏力、头晕、腹胀等,如果出现相关的一些症状,就应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休息一会儿,若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

  这对已存在很多上述危险因素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同时,若了解到自己是冠心病、中风的高危人群或已诊断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时,应找医生根据病情按时服药及根据医生的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和增加运动,但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身体不适时不要饱餐、洗澡,并保持大便通畅。

友情提示——

  1.从自己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减少应酬或至少应简化应酬,提倡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

  2.加强体育锻炼。研究表明,有“三高”的人通过锻炼可使血压、血糖及体重下降,很多患者仅通过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就抛弃了药罐子,达到了治疗目的。

  3.戒除烟酒。吸烟对心、肺都有危害,尤其对已有“三高”的病人危害更大。

  “心血管疾病预防重于治疗”的健康理念,提倡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管住嘴,迈开腿’,养成习惯,习以为然,就能远离心血管疾病,就能尽可能地保持心脏的年青和健康。”

专家介绍

  魏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心功能室主任,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相关链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在国内及市内设立较早的学科,综合实力强,现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心血管病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成科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医院重点学科。科室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市六东院)心血管内科为医院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点,负责医院的急危重心血管病救治和为相关科室心血管病防治及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市六东院心血管内科学科人员梯队合理,临床医教研力量强,常年接受各级医师进修培训和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培生的实习带教工作。

  开展的临床诊疗项目全面,技术力量强,尤其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和择期微创介入治疗,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重病诊疗方面具有特色与技术优势。

  市六东院建立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绿色通道及抢救团队,是目前上海市临港和南汇新城地区唯一能常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和进行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技术服务覆盖范围广。

  科主任魏盟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心内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担任上海市心血管病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介入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95年、1997年曾在美国、德国学习介入心脏病学技术。

  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介入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委员(FCCP)。担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特约编委、临床心血管病、介入放射学、国际心血管病、Chest(中文版)、JACC(中文版)、中华老年多器官衰竭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心脏病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曾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市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内科急诊》,副主编《实用心脏病学》第4版专著1部。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技术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描记技术的临床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名,毕业30余名。


本文作者张天成、魏盟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