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全世界平均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例脆性骨折

2018-10-2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中国脆性骨折联盟(FFN-China)于10月21日举办了“脆性骨折的防治论坛”,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教授宣读了脆性骨折联盟(FFN)关于改善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的全球行动呼吁,并就“老年脆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预防”进行了深入讲解。

  脆性骨折,又称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受伤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全世界平均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例脆性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脆性骨折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估计,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骨质疏松症作为人类第六大常见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骨质疏松症影响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以及五分之一的男性。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教授指出,为实现“任何罹患脆性骨折的患者,均能获得最佳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不再发生骨折”这一愿景,FFN于今年8月联合数家国际组织发出了改善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的全球行动呼吁。这一呼吁在发表后迅速获得了全球81家学术组织的支持,而此次脆性骨折的防治论坛,亦是FFN-China对这一呼吁的支持和实践。

  脆性骨折会引发多重并发症,显著增加患者病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花费。据统计,脆性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第一年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五倍。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据预测,我国2015、2035 和2050年用于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的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亿元、1320亿元和1630亿元。

  在应对脆性骨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中,中国政府已将骨科疾病列入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并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多设有骨质疏松门诊,方便广大患者的筛查治疗。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高危人群要注意早期筛查,并通过正规就诊科学用药开展治疗。即使是已经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用药,也可提升骨密度并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但是,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率低,即便是发生了髋部骨折或者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后,真正接受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不足10%。加强患者疾病筛查和治疗的意识,对我国的脆性骨折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医疗卫生工作者也应重视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防治教育,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并给予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

  世界医疗网北京报道组/李海清

  值班编辑/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