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之一的冠心病,由于多在中年以后临床上表现出症状,为此,通常被人们视为“老年病”,预防工作未受重视,有的认为冠心病的预防是无济于事,有的认为到中年以后是预防的时机。实际上,这是一误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资料已证明:第一,冠心病是可预防的;第二,冠心病始于儿童,预防应从儿童开始,这决非是危言耸听。
冠心病始于儿童
引起人们关注冠心病始于儿童的是,1953年世界著名美国医学杂志报道了一篇阵亡在朝鲜战场上的年轻美国士兵的病理报告,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在这些年些年轻人当中许多士兵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病变,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脂质条纹期、纤维斑块期和复合病变期。脂质条纹为心血管内膜表面出现扁平或轻微突出的富含脂质的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大小似针头帽,可开始出现于3岁左右婴幼儿。它既属于早期病变,又属于生理变化。作为生理变化,可随着年龄增长,脂质条纹增多,但既不造成血管狭窄,也不向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做好预防工作,可使其消退,属可逆的。作为早期病变,脂质条纹为向冠心病发展埋下了“祸根”。随着时光流逝,约20岁左右,脂质条纹部位随着病变的进展明显增厚,形成向管腔突出的灰黄色或质地坚硬的灰白色斑快,进入纤维斑块期(即粥样硬化斑块)。约40岁以后可进一步发展为复合病变。由此可见,冠心病始于儿童,但到中年以后病变到高峰,临床表现出症状。
导致冠心病“儿童化”的原因
为了了解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世界医学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PDAY研究。该研究的对象是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的儿童和青少年,经尸体解剖和病理分析,在证实动脉硬化病变存在的同时提出了动脉硬化病变的存在及其程度与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体重指数和吸烟。心血管危险因素愈多,开始于儿童的动脉硬化病变愈明显。而冠状动脉的钙化与儿童时期的肥胖和血压增高有关,也与青少年时期的体重指数增加和血脂紊乱有关。国外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当今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在成倍增加,至少22%的6~17岁儿童属超重。由于儿童肥胖与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超体重倍受关注。超体重儿童在走向成人的人生旅途中,容易出现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现在,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生活行为有关。这些生活行为包括: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和吸烟。至今,开展了许多相关控制体重的安全性和对降低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有效性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儿童饮食干预计划,该项计划旨在了解高胆固醇血症儿童给予低脂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青少年戒烟培训计划;以学校为基础,增加体力活动为目的的儿童和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计划;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肥胖治疗计划。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预防的依据。
如何预防冠心病“儿童化”
一级预防是指控制或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以防止患病,降低发病率,这是真正的预防,也是在人群中的主要预防。其中在饮食与锻炼上需要的问题如下:
在饮食上,要注意定期评估身体状况,能量的摄入与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能量相平衡;调整生活行为方式,保持合适体重;鼓励多吃水果、蔬菜、各种谷类、牛奶、鱼、豆制品、家禽和瘦肉;2岁以前不限制脂肪的摄入,2岁以后适当限制富含饱和脂肪(以每天小于总热量的10%为宜)、胆固醇(以每天小于300毫克为宜)和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盐的摄入以每天小于6克为宜;限制糖的摄入。
在锻炼身体上,要让儿童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到强度的体力活动,活动尽可能带有趣味性;严格控制静坐时间,例如限制看电视每天最多2小时等。
本文作者/沈卫峰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赵青青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