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疝气大揭秘:从“漏气”到治愈,一场腹壁保卫战!

2025-02-2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本文全面介绍了疝气的类型、成因、症状、诊断与治疗。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疝气是指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部位突出到体外。最常见的部位是腹股沟、脐部、腰部以及术后切口等位置。

  常见的疝气类型

  1.腹股沟疝: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发生在腹沟区域,即下腹部与大腿根部之间。一般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5%。右侧比左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腹股沟直疝一般不进入阴囊,仅占腹股沟疝的5%。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2.切口疝:发生在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大切口,肥胖、糖尿病、术后伤口感染或剧烈咳嗽,切口部位腹壁薄弱形成的疝气。

  3.股疝:疝囊经股环、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老年女性多见。

  4.造口旁疝:发生在肠道造口手术后,由于造口周围腹壁薄弱或腹压增大引起。

  5.脐疝和腰疝:发生于脐部、腰部区域的疝气,多由腹壁薄弱引起。

  疝气形成的原因

  疝气的形成通常与腹壁的薄弱部位和外界的压力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包括:

  1.先天性因素

  天生腹壁发育不完全,存在较为薄弱的区域,形成疝气。

  2.后天性因素

  长期高腹压:如慢性便秘、排尿困难、长期咳嗽、突然的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部内压,诱发疝气。

  肥胖: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增多,腹壁力量和韧性下降。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和组织的弹性减弱,诱发疝气。

  疝气的症状

  腹股沟疝的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域出现肿块突出体表,通常在用力、咳嗽或站立时更加明显。部分患者存在压迫感、疼痛或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肿块进行性增大,疼痛加剧。甚至出现肠梗阻或嵌顿,表现为难以缓解的剧烈腹痛等,此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因此,疝气在发病初期就必须重视起来,及早选择合适的治疗。

  疝气的诊断

  1.临床检查

  主要通过病史询问和触诊即可初步诊断。如腹股沟区站立或跑步行走后出现肿块,甚至到阴囊,平卧或睡觉后慢慢消失,专业上称“可复性肿块”,触诊时,探查到突出的肿块,咳嗽或腹部用力时可推动。据此可以与淋巴结肿大或恶性肿块鉴别。

  2.辅助检查

  B超:B超能够帮助确认疝气的存在及其具体位置,尤其是在肿块不明显或难以触及时。

  CT:在复杂情况或怀疑有肠梗阻时,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疝气的范围和可能的并发症。

  疝气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患者可通过穿戴疝气带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不能治愈疝气,仅适用于完全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疝气带可能会导致皮肤擦伤皮疹或疝囊粘连,增加手术难度。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疝气的最有效方法,置入补片,无张力修补,更牢固修补腹壁缺损,疼痛轻,复发率明显降低。常见的术式包括:

  ①开放术式:切开皮肤和肌肉,直接修补腹壁缺损。适用于绝大多数疝气以及一般情况较差不适合全麻做微创手术的患者。

  优点:

  操作简便,适应范围广:对于较大或复杂的疝气,开放手术能够直接观察到整个疝囊及修补部位,便于处理。

  无需气腹操作:避免了腹腔镜手术中的气腹相关风险。

  缺点:

  创伤稍增:需要切开较长的腹壁皮肤,恢复时间较长。

  术后痛感较强:切口较大,术后疼痛和恢复期较长。

  并发症有所增多:如切口感染、疝气复发等。

  最常用的开放疝术式(李金斯坦修补术):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减少组织张力与复发。

  ②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主要术式为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和经腹腔无张力修补术(TAPP),适用于大部分疝气患者。

  优点:

  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感染少:术后1天可正常行走,几天内即可恢复日常活动,比开放手术感染少。

  更好的视野与入路:尤其是TEP手术,不进入腹腔,依靠腹膜前的自然间隙,减少对腹腔器官的损伤和粘连引起的术后疼痛。

  住院时间短: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术后一天出院,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尤其适合于双侧腹股沟疝。

  微创疝术式(TEP):腹膜前间隙入路,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术后当天应早期卧床活动,术后第一天应尽早下床活动,可明显降低血栓形成,加速愈合。

  2.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定期换药,以免出现感染。

  3.特别注意防治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长期慢性咳嗽和便秘等。

  4.术后3月内避免搬运重物或剧烈运动等导致腹压明显增加的行为。

  常见误区与科普

  1.疝气只能手术治疗?
  虽然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疝气都需要手术,主要是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高龄患者,仍可使用疝气带保守治疗,但此治疗方式并不会治愈疝气。

  2.疝气只能发生在老年人?
  疝气不仅发生在老年人,年轻人、甚至婴儿也可能发生疝气。尤其是腹股沟疝,在男性中尤为常见。

  3.疝气会自愈?
  很多人误认为疝气能自行恢复,但实际上,疝气不会自愈,反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4.找什么医生做疝手术?
  疝手术是普外科基本手术之一,但疝手术特别强调手术医生对腹股沟区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操作技术,有权威报道表明,疝专科医生手术的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专科医生。同时疝外科医生一般都掌握各种疝修补手术技术,可以更好地为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疝外科特色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疝外科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较早从普外科中成立疝专业组的单位之一,是国内最早规模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单位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疝与腹壁外科诊治中心的牵头单位。本中心各类疝手术每年近千台,长期坚持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条腿走路,对局麻疝、复发疝、高龄疝、腹壁疝、食道裂孔疝和腹直肌分离等各种疝疾病,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手术方案选择。规模开展腔镜下疝微创手术(TEP/TAPP)、腔镜下单孔微创疝手术、双侧疝的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及巨大切口疝手术、造口旁疝的杂交手术手术。

  专家简介:

  康杰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临床实用技术分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手术学组委员兼秘书。

  擅长领域:擅长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的微创和常规手术;腹股沟疝及其他各种类型疝的微创手术。曾获得全国疝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疝与甲状腺专题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樊友本

  主任医师,上海六院普通外科负责人,甲乳疝外科暨上海交大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促会或研医会甲状腺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甲状腺代谢学组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委员。

  擅长领域:甲状腺肿瘤(癌)、各种疝的微创美容手术、疑难手术。以及腹壁肿瘤切除与重建。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伍波

  主任医师,上海六院普通外科行政副主任,上海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国内较早规模开展开放疝和腔镜疝手术。擅长甲状腺微创和疑难手术。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