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关将近,一条“喝酒脸红的人是体内缺少解酒的物质,这样的人喝酒比其他人患食道癌概率多16—28倍”的微博、微信广泛流传。那么——
编者按 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人们一年里最期盼的事儿,也是让人倍感轻松幸福的时刻。这个时候,大家开始筹备旅行计划,憧憬美食大餐,设计各种娱乐活动。然而,觥筹举杯之际、饕餮美食时、规划旅游时,或许还有一些您所不知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特此推出《科学过大年》系列,愿您在欢度佳节之余保持身心健康。
如今,微信、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条信息,“大约三分之一的东亚裔喝酒会脸红,这种症状称为Asian Flush,会增加患致命食道癌的危险。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造成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反应。”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是喝酒脸红的,同时对于喝酒脸红的人到底能喝酒还是不能喝酒,坊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喝酒脸红的人易致癌”到底又是一种危言耸听,还是真有科学依据呢?
喝酒脸红预示乙醛脱氢酶缺乏
有资料表明,人喝酒后体内解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酒精首先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变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酸,乙酸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闫峻峰说,一沾酒就脸红,而且越喝酒脸越红,说明这类人乙醛脱氢酶缺乏。酒越喝越多,乙醛在体内越积越多,甚至还会导致人出现脸红、头晕、恶心想吐等现象。他表示,不仅是喝酒脸发红,喝酒脸发白的这类人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他们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缺乏,酒精在体内蓄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脸发红或发白。所谓喝酒伤肝、伤心、伤胃,其实就是乙醛在作怪。
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曾撰文称,人体的口腔中含有大量细菌,能产生乙醇脱氢酶,把酒精氧化成乙醛。在酒精的体内代谢中,乙醛应该被乙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成乙酸。但是,亚洲人中估计有30%—50%缺乏乙醛脱氢酶,表现出来,就是喝酒脸红。
如今,虽然有些人经过不断的“锻炼”,会逐渐对乙醛脸红的现象产生耐受,然后越喝越多。然而,乙醛脱氢酶缺乏的问题出在基因上,并不能通过“锻炼”改变现状。尽管没有醉倒,但乙醛在体内的堆积越来越多,对身体的损伤也越来越大。
喝酒容易导致患癌几率增加
云无心表示,酒精虽然不直接致癌,但它在体内的第一个代谢产物——乙醛,却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乙醛已经被划分为一级致癌物,即有明确的证据证实它对人类有致癌性。产生了乙醛,却又不能进一步转化,于是就在口腔中累积,然后进入后续的消化道引发癌变。在通常情况下,唾液中几乎检测不到乙醛的存在。但是,喝酒之后,乙醛含量明显增加,至少可以持续4个小时。乙醛脱氢酶缺乏的人群中,喝酒后唾液中乙醛的浓度比正常人高两到三倍。这些乙醛会增加整个消化道的癌症风险。所以,那些喝酒脸红的人,当别人劝你喝酒的时候,你所承担的多种癌症风险是正常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有关资料显示,人在喝酒、解酒的过程中,除了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外,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它对许多组织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损伤,也被认为有多种致癌效应,在动物试验中甚至用乙醛来做癌症模型的诱变剂。
中国抗癌协会食道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骨软组织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徐海洋曾表示,酒精的确能导致食道癌,他接诊的患者中,很多就喜欢长期饮用烈酒。酒精长期作用于食管黏膜会造成黏膜损伤,易使黏膜发生恶性的病变。但他认为,不是所有的酒都能造成这种结果,只有45度以上的烈酒才会“烧”出食道癌,长期喝啤酒或葡萄酒当然没这种效果。
了解自身状况妥善把控饮酒量
怎样知道自己能不能喝酒?如何知道自己体内这两种酶是否正常呢?闫峻峰介绍,目前可以通过检测解酒基因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乙醛代谢能力正常的,可适量饮酒,酒对身体伤害较小;乙醛代谢能力低的,酗酒引起的肝脏、心血管疾病可能性较高,这类人饮酒要节制;乙醛代谢能力差的,酗酒发病可能性高,比如沾酒就脸红、脸白的这类人。”所以医生可以通过问病人是不是喝酒容易脸红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乙醛脱氢酶缺陷,并且应该劝告他们少喝酒,并且增加食道癌方面的检查。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