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2022-10-1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说说幽门螺杆菌感染那些事。

  世界医疗网 (上海) 特邀通讯员刘正辉报道 2022年 9月,在铁路部门工作的小王参加单位体检,拿到体检报告的时候,他看到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上网一查,乖乖不得了,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吓得他赶紧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找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涛,强烈要求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并拉上父母、老婆一起来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小王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完蛋了,要患胃癌啦!你一定要救救我。”张涛主任一看这阵仗,赶紧说“小伙子,你别急,我先给你说说幽门螺杆菌的那些事,你就不会那么紧张啦!”

  1.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致癌么?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是由澳大利亚两位著名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Warren)二人在1983年发现,并证实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密切相关,这一发现颠覆了人类的认知——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固执地认为胃是强酸性环境(胃酸主要是盐酸,pH在1.5~3),不可能有细菌生长。并因此于200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医学奖)。同时,在1994年Hp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清单中再次被列为I类致癌物。说到这里,小王赶紧说,对啊,对啊,“I类生物致癌因子”,不就是说会导致胃癌?此时,张主任不慌不忙的告诉小王另外一个信息,WHO曾经把红肉也当做I类生物致癌因子,而且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说明根除Hp之后并未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啊?胃癌是涉及多因素、多基因等复杂进程的一个疾病,根除Hp对于减少癌症的发生肯定是有利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Hp感染就一定会发生胃癌!中国现有的数据证明,中国人群Hp感染率高达59%,这意味着Hp感染在中国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健康教育深入人心的问题,前面我说过Hp感染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但是和胃癌的直接关联,尚有待于大样本的研究数据证实。所以根据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有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的患者如果Hp感染,那是必须进行根除。

  图一 幽门螺杆菌

  注:Hp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2.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1)口口传播

  ①共餐、经常在外就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人吃饭都特别融洽有氛围,一盘菜大家夹来夹去,不爱用公筷,还喜欢扎堆聚餐,这就给Hp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旦这桌人中有一个感染者,那么其他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建议并倡导要使用公筷。

  ②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要认真刷牙,家人之间不要共用牙刷。并且可以买抑菌的牙膏使用。

  (2)粪口传播

  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可令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所以,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清洁水源、坚持不喝生水、不生吃蔬菜或未洗净的瓜果等非常重要。

  (3)医源性传播

  侵入式检查如胃镜、喉镜,口腔、牙科、鼻腔治疗等,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检查和就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因此也有研究发现医务工作者Hp感染率很高。

  3. 幽门螺杆菌该如何检测?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手段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

  (1)侵入性检测:即需依赖胃镜取材,但胃镜并不能直接看到Hp,需胃镜下钳取1-2块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查。

  ①细菌培养:特异性高达100%,是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最大的优点可进行药敏试验。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成功率低。(属于科研标准,临床不实用)

  ②快速尿素酶试验:把胃黏膜组织置入含尿素试液中,数分钟后如变为红色则证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否则无,检测快速、方便、价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95%之间。但是受Hp定植影响,容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③胃黏膜组织切片病理学染色:即胃镜组织切片后行所谓的Warthin–Starry银染法证实Hp感染。(属于科研标准,临床不实用)

  (2)非侵入性检测

  ①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口服13C或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经胃黏膜中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分解,产生NH4+和HCO3-,HCO3-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在肺中以CO2形式呼出。收集受试者服药后呼出的气体,检测呼出气体中同位素标记的CO2,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Hp,操作简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哺乳期、有意怀孕的女士我们建议选择13C呼气实验)。

  ②血清Hp抗体检测:检测的抗体是IgG,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约1-3个月才产生抗体,根除后血清中抗体会存在数月至数年。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Hp感染情况,阳性者只能说有过Hp感染,不能明确现在是否有Hp。但Hp感染后一般不能自行消失,如果未经抗Hp治疗者,其抗体阳性提示很可能存在Hp现症感染的情况。因此建议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进一步完善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加以证实。

  ③粪便抗原检测:Hp定植于胃黏膜上皮,随着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而脱落,随粪便排出,可通过粪便检测幽门螺杆菌。该法敏感性90%~98%,特异性75%~100%;方法简便,无需口服任何试剂,只需留取粪便标本。适宜所有人群,包括婴幼儿和精神障碍的患者。

  4. 幽门螺杆菌是共生菌?有益菌?

  在“Hp是一种致病菌”的观点被广泛认同的同时,持否定观点的声音依然存在--Hp可能是人类微生物群中普遍的、甚至有益的组成部分之一。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Blaser教授,他认为部分Hp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因此无需根除。但是事实上Hp不是一种人体共生细菌,更不是一种益生菌。隔壁邻国日本在Hp的京都共识意见中就强调,日本作为胃癌的高发国家,他们对于Hp的检测和根除由国家免费提供,属于坚定的根除派。但是我们国家在追踪最新国际进展的同时,根据给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的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认为全部根除显然会增加抗生素的滥用,甚至其危害超过Hp感染本身,毕竟我国Hp感染率高达59%。因此我们国家的专家都认为Hp是致病菌,不是共生菌,更不是有益菌这一点是肯定的!比如“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Hp感染相关的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以及早期胃癌术后、或胃癌家族史)”这一类人是属于必须根除。但是仅仅体检发现Hp感染就不是迫切需要根除啦!张主任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王开心的笑着说“那您说的这些情况,我都没有呢!我就是体检发现的,那我就可以回家喽!”

  张涛主任友情提示:幽门螺杆菌在中国人群的感染高达59%,就算服用药物治疗,其成功根除率也仅仅有85%,最高不会超过90%。这也就是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服药之后未必成功。但是反而会觉得吃药后出现腹胀、腹泻、口苦、心慌等不适而造成恐慌。因此正确看待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对于人体的影响,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用公筷。那么幽门螺杆菌是可防、可治!无需担心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发生胃癌。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根本。

  插图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陈    琦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