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高血脂患者如何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药物

2018-05-30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管住嘴,迈开腿,开展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健康就在你的身边。

  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总胆固醇高于7.758mmol/L者,90%可发生冠心病。亚太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每增高1mmol/L,缺血性卒中增加25%。

降血脂治疗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最近许多研究发现:降血脂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可沉积在动脉壁中形成斑块,斑块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降血脂治疗可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减少,防止斑块形成,可减少“稳定斑块”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降血脂治疗也可使“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减少斑块破裂风险,从而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在一项研究中,一组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标准调脂治疗,另一组接受更积极的强化调脂治疗,结果强化调脂组比标准调脂组主要心脏事件减少了16%。在一项达标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达到<2.56mmol/L的目标,与未达标的病人相比,总死亡率和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均降低50%左右。低密度脂蛋白一定要达到目标水平或目标幅度,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再发。降脂治疗可减少重要冠心病事件34%;可使中风事件降低21%;对冠心病、中风的复发有预防作用,从源头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积极调脂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再发的措施。

目前降血脂的药物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

  目前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有1.他汀类: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血脂康等,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水平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首选。2.贝特类:非诺贝特等,高甘油三脂血症首选。3.烟酸类:烟酸缓释制剂等。4.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等。6.其他调脂药:普罗布考等。其中,他汀类是最理想的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基石。

高血脂的患者如何结合自己的病情来选择药物?

  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正常的血脂水平是多少,合理选择降脂药,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降脂应该更积极,长期控制血脂达标。

  患者陈女士,52岁,因口周发麻,右侧肢体无力3天来院,1月前有类似表现1小时后缓解,当时未经注意。检查:构音含糊,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4级,头颅CT证实:左侧基底节脑梗死,血糖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总胆固醇4.9mmol/L,甘油三脂2.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5mmol/L。诊断:脑梗死,高脂血症。选用拜阿司匹林100mg/天口服,护脑及阿托伐他汀20mg/天降血脂治疗,服药期间4周、8周及12周复查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血脂逐渐下降。12周后复查血总胆固醇3.19mmol/L,甘油三脂0.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1.7mmol/L,血脂指标已达标。予以阿托伐他汀减量为10mg/天维持中。患者主诉肢体无力沉重感已改善,右侧肢体肌力4级+。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是护心脑的重要措施

  降血脂同时积极治疗其它危险因素,使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降至最低。如:控制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控制肥胖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非药物性治疗措施,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是护心脑的重要措施。

  42岁的白领刘先生,头昏1周伴全身疲劳感来院,血压轻度升高3年服降压药治疗中,近1年血脂轻度异常及体重超重,近3年基本不走路也不上下楼梯。临床体检:心、肺、肝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肌肉轻度废用性肌萎缩;体质指数(BMI)26Kg/m2(正常BMI≤24Kg/m2);心电图、心超、胸片正常;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可见动脉内有小软斑块,管腔通畅;血肝肾功能、肌酶、血糖正常,血总胆固醇5.20mmol/L,甘油三脂2.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5mmol/L;选用阿托伐他汀20mg/天调脂、软化斑块治疗,结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控制,降体重,减肥。每天步行半小时上班。服药期间4周、8周及12周复查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血脂逐渐下降。12周后复查BMI24Kg/m2,头昏、疲劳感消失。血总胆固醇4.02mmol/L,甘油三脂1.3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2mmol/L,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天减量维持中。坚持长期调脂、软化斑块治疗中。

  针对患者合并肥胖,活动减少,结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收到治疗效果。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和首要措施。近年的临床干预试验表明,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针对已明确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措施。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食物(如植物固醇、可溶性纤维)。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育活动。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

  因此,提倡清淡饮食,要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植物蛋白及植物油。宜食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合理膳食:少食多餐,吃饭不饱;暴饮暴食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有人观察109例心绞痛病人,其中33例为饮食过饱而诱发,占30.3%。 注重饮食调养,饮食上提倡粗细粮搭配,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可适当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即多吃粗粮、干豆类、蔬菜和水果等,膳食中的纤维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可食用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如洋葱、少量的红葡萄酒等)。同时宜保持清淡,特别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应减少盐分摄入。饮食控制调整,从源头上抓起,每餐少吃一口,每晚少吃一口。从现在开始,管住嘴,迈开腿,开展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健康就在你的身边。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进)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