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耳鼻咽喉科专家孙娜谈过敏性鼻炎的防治

2024-04-09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今年的主题是:鼻腔疾病预防,重在日常护理。

  鼻子是气味的审判官,也是呼吸系统的守门员。每年的春季都是鼻炎、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的高发期,空气中的柳絮、花粉增多,加上雾霾天频频出现,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呼吸道、鼻腔咽喉威胁巨大。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 全国性的鼻科疾病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鼻腔疾病预防,重在日常护理。在今年的“全国爱鼻日”,共同来关注过敏性鼻炎的危害和并发症。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而过敏性鼻炎患者却是“涕泪纵横”,苦不堪言。过敏性鼻炎的是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常见的慢性鼻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影响着全世界20%~40%的人口,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我国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从2005-2011年6年增加1亿,目前有近3亿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和大量的清水涕,鼻痒和鼻塞,甚至导致头疼失眠等,严重的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造成情绪改变。过敏性鼻炎根据病程和过敏原的特点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

  过敏性鼻炎根据病程和过敏原的特点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常见过敏原为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过敏原,多与季节性室外的环境有关。花粉过敏引起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结膜炎也称花粉症。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其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PM2.5、蟑螂、猫毛、狗毛、动物的皮屑等,多与室内的环境有关,以尘螨最为常见,也可以是鸡蛋、牛奶、面食、虾蟹等食入性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患病群体十分庞大,但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引起重视,觉得“鼻炎事小,忍一忍抗一抗就过去了”,殊不知对其放任不管、反复发作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可能引起的多种并发病症,包括急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痛、耳闷、闭塞感、耳鸣与听力障碍等,鼻咽炎、咽炎、鼻后漏综合征…除了引发这些相邻器官的病变,病程较久、较严重的过敏性鼻炎还有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导致肺部的炎症及慢阻肺。可引起儿童的腺样体肥大,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等。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影响睡眠质量,引发缺氧,还会因此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改变。

  一旦得了过敏性鼻炎千万不要硬抗,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规范的诊治,若因一时嫌麻烦延误了病情,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那就得不偿失了。

  本文作者/孙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耳鼻咽喉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图片来源/pixabay(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