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防病治病 >

小儿多动症,我们了解多少

2018-09-1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咬指甲是否意味着患上多动症?多动症孩子成年后是否依然多动?男孩患多动症的概率为什么比女孩高?学习差与多动症不能划等号?

  邻居家的孩子小明最近很不老实,和我们家孩子玩耍时总是抢玩具,不开心了还撕打我家孩子,一开始我很生气,不想让孩子再与他接触,小林也经常和我抱怨孩子难管,用方言讲就是太“皮”了,甚至让人难以忍受。

  后来,大家越发觉得小明这孩子不太对劲,和小林说起多动症后,她带小可去了儿童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发现小明患有多动症。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咬指甲是否意味着患上多动症?多动症孩子成年后是否依然多动?男孩患多动症的概率为什么比女孩高?学习差与多动症不能划等号?

咬指甲是否意味着孩子患了多动症

  不可否认,咬指甲癖是多动症儿童的通病,因为这些孩子非常乐意咬指甲,很高兴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他们会啃咬各种质地的东西,包括塑料的、木质的,甚至是金属的,有的孩子还有可能咬脚趾甲。但孩子喜欢咬指甲并不意味着孩子患了多动症。

  专家认为,咬指甲癖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范畴,这种障碍与冲动障碍的机制不同。冲动控制范畴还包括偷窥癖、放火癖、拔毛癖(一根一根地拔头发、睫毛、眉毛)等。

多动症孩子成年后是否依然多动

  有专家指出,患了多动症的儿童得不到及时治疗,50%~80%可持续到成年,成为“成人多动症”。所以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识别与防治刻不容缓。

  多动症患者在青春期阶段,与同龄人群相比,物质滥用(违法药物及酒精)、反社会行为、逃学以至于被开除的比率明显较高。而到了成年期,虽然很多患者可以发展出隐蔽症状的行为机制,但是却依然无法避免多动症对其造成的影响。

  多动症是儿童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对6岁以下的患儿应以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为主,对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可酌量给予药物治疗。

  在国外,中枢神经兴奋剂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历史已超过50年,欧洲多动症治疗指南、美国儿科学会多动症治疗指南、英国国家多动症临床治疗推荐方案、加拿大儿科学会,均指出中枢兴奋剂是被大量科学研究证实有效和安全的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正常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多动症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不会成瘾。

  当然,多动症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自我控制与注意力的训练,还有社会技巧的训练。这些治疗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孩子的注意力缺陷,获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某些技巧。

男孩患多动症的概率为什么比女孩高

  好动,不停地来回走动,不听话,自控力差,这些似乎只有男孩子才有的专利,其实女孩子也会患多动症,只是概率相对男孩来说较低。女孩多动症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同于男孩:没那么吵闹,症状比男孩更加隐秘,注意力不足可能在其诸多症状中排第一位。但是也有极端“运动机能障碍”的女孩,非常爱动,不停地找感觉,没有一个玩具能让她一直喜欢,偏爱和男孩较量溜冰或骑越野自行车,而不喜欢玩过家家等游戏,这些名副其实的“假小子”还会遭遇学习上的“滑铁卢”,因为多动症也会对她们的学业造成障碍。

  那么为什么女孩子的多动症发病率相对较低?专家认为,神经生物学的假设或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女孩不同于男孩,能够制造过多的多巴胺受体,正是这种受体使她们相对受到了保护。

学习差与多动症不能划等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多动症逐渐有了一些了解,一些学习差和顽皮的孩子被老师或家长给戴上了多动症的帽子,在儿保门诊医生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学习差,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否则学习没问题。不只一个家长认为孩子没了多动问题,学习问题也就解决了,父母常常认为导致孩子学习差的原因只有一个——多动症。

  事实是这样吗?由于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而引起的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的孩子应与单纯多动症的孩子相鉴别。孩子本身能力低,可以导致学习困难和成绩差;语言障碍可以导致学习差;理解障碍和认知障碍也可以导致学习差。对于这类孩子,要针对他的能力而制定相应目标,给与适当期望,在学习上不攀比,不要按正常孩子的能力去要求他们,否则会导致一些精神行为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出现。

  多动症的孩子可以伴有学习困难,但它不是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所以我们告诉家长和老师,不要把学习差和顽皮的孩子都戴上多动症的帽子,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同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的表现时,带孩子到医院去,让儿科医生对孩子进行一次多维度的评估,找出您的孩子学习差的真正原因,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医生会帮助和指导你去如何应对的。

 

(赵玲玲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