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种公众号纷纷发文纪念李敖,同时,罹患疾病“脑癌”(脑胶质瘤)也再次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那么,脑胶质瘤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胶质瘤?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其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见。后者根据恶性程度由低到高分为4个不同级别,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瘤(WHO I级)生长缓慢,预后良好,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恶性程度最高,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年龄分布上,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生部位上,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而儿童以小脑和脑干较为多见。
脑干胶质瘤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脑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现在普遍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是由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现明确的致病因素包括长期染发、电离辐射等,其他如电磁场、手机产生的无线电波、外伤、被动吸烟、寄生虫感染、病毒、腌制食品中的亚硝基化合物等均为可能因素。理论上来讲,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正常细胞的染色体受到遗传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二次基因突变而形成的。
胶质瘤来临前,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胶质瘤早期常隐匿起病,根据肿瘤侵犯部位及大小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多样。
1、有些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的精神症状;
2、有些以头痛,恶心呕吐为主的颅高压症状;
3、有些以吞咽困难,面瘫,眼睑下垂等为主的神经核团及颅神经体征;
4、有些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走路不稳等为表现;
5、有些以肢体抽搐(癫痫)起病。
依据CT、MRI、DSA、PET等检查,定位及定性诊断不太困难。目前其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肿瘤,随后接受替莫唑胺(TMZ)同步放化疗及后续的TMZ辅助化疗。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对于低级别肿瘤手术后辅以放疗,预后良好,尤其是WHO I级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0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甚至部分患者得以治愈。
恶性度最高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0%,其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2年生存率不足30%。
脑干胶质瘤预后普遍较差,其生存期明显低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肿瘤,特别是儿童型,有研究报导其中位生存期不足7个月。肿瘤一旦复发则预后不良,约50%的肿瘤复发后恶性进展,近1/3肿瘤复发后演变为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后肿瘤的快速生长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手术治疗
临床上手术有效切除程度与术后生存期成正相关,目前借助术前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术中荧光显像技术、术中磁共振、电生理监测、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等新技术,可以在精确定位下实施微创手术,包括脑干内局限生长的胶质瘤,从而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同时神经功能得以有效保全。脑胶质瘤术后常伴有偏瘫、失语、癫痫、脑积水等神经功能障碍,定期MRI随访尤为必要。
创新疗法
近年来一些创新的治疗技术如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正在胶质瘤的治疗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胶质瘤在脑肿瘤中最为常见,多呈恶性,具有难治性,易局部播撒和复发等特点,尤其是弥散型脑干胶质瘤,无论从临床还是基础都是神经外科的一个挑战。
专家简介
卞留贯 主任医师,教授,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曾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天锡教授、罗其中教授、沈建康教授,具有较强的临床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事听神经瘤和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曾在德国马尔堡大学神经外科进修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掌握各种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技巧,如经眶上匙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动脉瘤夹闭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髓内肿瘤切除术,以及蝶骨嵴脑膜瘤、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肿瘤、颅神经疾病的微血管减压术等。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