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个上班族,每当冬季来临,他总是第一个被“感冒”找上门的人。这不,今年刚入冬不久,小李就开始不停地流鼻涕,还伴有轻微的鼻塞。他断定自己是又感冒了,于是下班后直奔药店,买了一堆感冒药回家。然而,吃了一周的药,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鼻塞加重,甚至出现了头痛的症状。最终,小李不得不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他患的根本不是感冒,而是鼻窦炎。
无独有偶,小芳是一名学生,每年换季时,她都会经历一次“季节性感冒”。流鼻涕、打喷嚏成了她的日常,她也会像许多人一样,自己去药店买些感冒药对付。直到有一次,小芳的鼻涕变得浓稠且持续不断,还伴有嗅觉减退,她才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看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小芳被确诊为慢性鼻窦炎,而非她所认为的“季节性感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娜指出,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一旦鼻子开始流清涕,便是感冒的前兆,于是匆匆跑到药店,自行选购一堆感冒药,希望早日驱散不适。然而,流鼻涕这一症状,真的只是感冒的专属吗?
感冒与鼻窦炎:不只是症状上的差异
感冒,医学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热等,一般病程较短,7-10天即可自愈。而鼻窦炎,则是鼻窦(鼻腔周围的一些空腔)内的炎症,可以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鼻腔结构异常、过敏等因素诱发。其症状除了流鼻涕(多为浓稠状)、鼻塞外,还可能伴有头痛、面部压痛、嗅觉减退等,病程往往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天气冷,流鼻涕,可能是鼻窦炎在作怪
天一冷,很多人会因冷空气刺激而流鼻涕,这其实是鼻腔对寒冷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如果流鼻涕持续不断,尤其是伴有上述鼻窦炎症状时,就应考虑是否为鼻窦炎。寒冷天气下,人体免疫力下降,鼻腔黏膜易受刺激,加之室内暖气使用,空气干燥,都为鼻窦炎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防治方法:科学应对,远离误区
1. 正确识别症状:面对流鼻涕,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2. 保持鼻腔卫生:定期清洗鼻腔,可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细菌、病毒及过敏原。
3.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及鼻窦炎的发生。
4. 避免诱发因素: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干燥的环境中。
5. 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为鼻窦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针对细菌性鼻窦炎)、抗过敏药物、鼻用激素喷雾等,必要时还需手术治疗。
专家简介:
孙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成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鼻颅底及嗅觉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中青年编委。
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过敏诊疗组组长,过敏性鼻炎多学科诊疗门诊召集人,擅长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穴位注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喉嗓音疾病的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鼾症的综合治疗等。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等项目多项,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10篇,最高影响因子12.0分。
专家门诊: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延安西路1508号)
本文作者/郑 倩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