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周期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殖期变化。
·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增殖期子宫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
·雌、孕激素撤退后分泌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阴道黏膜、宫颈黏液、输卵管黏膜和乳腺在卵巢周期作用下,亦发生周期性变化。
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的相应性变化。
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子宫内膜从形态学上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子宫内膜功能层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基底层在月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创面,重新形成子宫内膜功能层。据其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3个阶段(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
(1)增殖期(proliferative phase):月经周期第5~14日。与卵巢周期中的卵泡期相对应。
在雌激素作用下,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均呈增殖性变化,称增殖期。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又可分早、中、晚3期:
1)增殖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此期内膜薄,仅1~2mm,腺体短、直、细且稀疏,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间质致密,间质细胞呈星形,间质中的小动脉较直、壁薄。
2)增殖中期月经周期第8~10日。此期内膜腺体数增多、伸长并稍有弯曲;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开始有分裂象;间质水肿在此期最为明显。
3)增殖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此期内膜进一步增厚,达3~5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腺上皮变为高柱状,增殖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象增多,腺体更长,形成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管腔增大,呈弯曲状。
增殖期腺体细胞的重要变化表现为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的增加。纤毛细胞出现于月经周期第7~8日,主要围绕腺体开口分布,纤毛的摆动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物的流动和分布。微绒毛可增加细胞表面积,从而增加腺细胞的排泄和吸收功能。增生的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游离和结合的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及初级溶酶体。这些结构是蛋白质、能量及酶的合成与贮存场所。
(2)分泌期(secretory phase):月经周期第15~28日,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使增殖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更增长弯曲,出现分泌现象;血管迅速增加,更加弯曲;间质疏松开水肿此时内膜厚且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发育。整个分泌期亦分为3期
1)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开始出现含糖原的核下空泡为该期的组织学特征;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弯曲。
2)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溢人腺体,称顶浆分泌。内膜的分泌还包括血浆渗出,血液中许多重要的免疫球蛋白与上皮细胞分泌的结合蛋白结合,进入子宫内膜腔。子宫内膜的分泌活动在月经中期LH峰后第17日到高峰,恰与囊胚植入同步。此期间质更加疏松、水肿,螺旋小动脉进一步增生并卷曲。
3)分泌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和小圆形的有分叶核及玫瑰红颗粒的内膜颗粒细胞;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更加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
分泌期超微结构的特征性变化是巨大线粒体的出现和核仁通道系统(nucleolar channel system,NCS)的形成。NCS是核膜呈螺旋状折叠,伸入核内或核仁内形成的,仅在排卵后出现。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经前24小时内膜螺旋动脉节律性收缩及舒张,继而出现逐渐加强的血管痉挛性收缩,导致远端血管壁及组织缺血坏死、剥脱,脱落的内膜碎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p#分页标题#e#
2.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
(1)甾体激素和蛋白激素受体
1)甾体激素受体:增殖期子宫内膜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富含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含量最高,排卵后明显减少。孕激素受体在排卵时达高峰,随后腺上皮孕激素受体逐渐减少,而间质细胞孕激素受体含量相对增加。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亦含有雌、孕激素受体,且呈周期性变化,以黄体期两种受体含量最高,提示子宫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亦受甾体激素影响。
2)蛋白激素受体:子宫内膜上皮和腺上皮存在hCG/LH受体的表达,功能尚不清楚。子宫内膜中亦存在生长激素受体/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发育有一定影响。
(2)各种酶类:一些组织水解酶如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醛酸酶等能使蛋白质、核酸和黏多糖分解。这些酶类平时被限制在溶酶体内,不具有活性。排卵后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经一定时间后萎缩,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增加,多种水解酶释放入组织,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对组织有破坏作用,从而造成内膜的剥脱和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系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系统等也参与子宫内膜的剥脱过程。
(3)酸性黏多糖: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能产生一种和蛋白质结合的碳水化合物,称酸性黏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AMPS)。雌激素能促使AMPS在间质中浓缩聚合,成为内膜间质的基础物质,对增殖期子宫内膜的成长起支架作用。排卵后,孕激素可抑制AMPS的生成和聚合,促使其降解,致使子宫内膜黏稠的基质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营养及代谢产物的交换,并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做好准备。
(4)血管收缩因子:月经来潮前24小时子宫内膜缺血、坏死,释放前列腺素和内皮素-1等,使月经期血管收缩因子达最高水平。另外,血小板凝集产生的血栓素(TX)也具有血管收缩作用,从而引起子宫血管和肌层节律性收缩,而且整个经期血管的收缩呈进行性加强,导致内膜功能层迅速缺血坏死、崩解脱落。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在卵巢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阴道黏膜、宫颈黏液、输卵管以及乳房组织也发生相应性变化。
1.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在月经周期中,阴道黏膜呈现周期性改变,这种改变在阴道上段最明显。排卵前,阴道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为中层与表层细胞,使阴道上皮增厚;表层细胞出现角化,其程度在排卵期最明显。细胞内富有糖原,糖原经寄生在阴道内的阴道杆菌分解而成乳酸,使阴道内保持一定酸度,可以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主要为表层细胞脱落。临床上可借助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和有无排卵。
2.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在卵巢性激素的影响下,宫颈腺细胞分泌黏液,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分泌量均有明显的周期性改变。月经净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宫颈管分泌的黏液量很少。雌激素可刺激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随着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至排卵期黏液分泌量增加,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若将黏液作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为清晰而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地变黏稠而混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检查时结晶逐步模糊,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临床上根据宫颈黏液检查,可了解卵巢功能。
宫颈黏液是含有糖蛋白、血浆蛋白、氯化钠和水分的水凝胶。黏液中的氯化钠含量,在月经前后,仅占黏液干重的2%~20%;而在排卵期则为黏液干重的40%~70%。由于黏液是等渗的,氯化钠比例的增加势必导致水分亦相应增加,故排卵期的宫颈黏液稀薄而量多。宫颈黏液中的糖蛋白排列成网状。近排卵时,在雌激素影响下网眼变大。
根据上述变化,可见排卵期宫颈黏液最适宜精子通过。雌、孕激素的作用使宫颈在月经周期中对精子穿透发挥着生物阀作用。
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体积增大;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运输和种植前的营养物质。雌激索还促进输卵管发育及输卵管肌层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孕激素刚能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孕激素与雌激素间有许多制约的作用,孕激素可抑制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的生长,减低分泌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保证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p#分页标题#e#
4.乳房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增生,而孕激素则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生长。某些女性在经前期有乳房肿胀和疼痛感,可能是由于乳腺管的扩张、充血以及乳房间质水肿所致。由于雌、孕激素撤退月经来潮后上述症状大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