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皮肤、黏膜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为常见多发病,分原发性刺激和迟发型变态反应两型。常见明显的外因接触史,潜伏期的长短决定于刺激物的强弱,由变态反应诱发的、初次发作潜伏期为4~20天;若已致敏,再次接触致敏原后常在24小时内发病。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接触部位及个体过敏状态。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典型症状为红斑、水疱、丘疹、糜烂,自觉瘙痒,除去病因后可自行痊愈。
皮疹多首发于直接接触部位,亦可波及其他部位。一般以手、前臂、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好发;损害表现依据反应程度而定,从红斑、丘疹、疱疹、大疱直至溃疡、坏死。损害较为一致,边缘较为清楚。病久时可有浸润增厚;局部常伴瘙痒或灼热感,重者可伴低热等全身反应。停止接触可疑致敏原,皮疹常速愈。接触性皮炎皮肤斑贴试验为阳性。
三、实验诊断
1.皮肤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是简便可靠的方法,一般对可疑致敏物进行斑贴试验,但必须在皮疹消退及停用抗组胺药物1~2周后进行。斑贴试验阳性可确定致敏物,但要注意排除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因素。
(1)方法:用4~5层1cm×1cm大小的纱布块浸泡受试液或将受试物置于纱布上,然后贴在上背部或上臂外侧,用大于1cm2用的透明玻璃纸覆盖,用胶纸固定边缘,48小时后取下受试物进行第一次判断试验结果。去除后的48~72小时进行第二次判读试验结果。现常用铝小室胶带,即直径为8mm的铝制小碟黏附在无致敏性的多孔胶带纸上,应用时将可疑物配置成适当浓度,加少量可疑物至铝制小碟内进行试验,判读时间同前。试验时间应选择在皮炎损害治愈后或接近治愈时进行,受试物的浓度应以一般人不发生刺激为度。
(2)结果判定:①受试部位无任何反应为阴性;②受试区皮肤仅有轻度红斑为可疑"±";③受试区皮肤出现红斑、浸润、少量丘疹为"+";④受试区皮肤出现红斑、浸润、丘疹和水疱为"++";⑤受试区皮肤红斑、浸润明显,出现丘疹、水疱和大疱为"+++"。
2.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有助于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分期。
(1)急性期:表皮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海绵形成,棘层内及角层下水疱。真皮上部血管扩张,结缔组织水肿,血管周围轻度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
(2)亚急性期:表皮细胞内水肿,海绵形成及少数水疱,轻度表皮肥厚和程度不等的角化不全,真皮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3)慢性期:棘层增厚,表皮突起显著延长,并有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真皮上部显示轻度血管周围炎症浸润,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
四、评价
接触性鼻炎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原发性刺激,接触物本身具有刺激性,无个体差异;②变态反应性,接触物无刺激性,有致敏性,仅少数人接触后发病。其接触物常为小分子化学物质,是半抗原,须与表皮蛋白质结合才能获得抗原性,引发Ⅳ型变态反应。斑贴试验是诊断变应性接触性鼻炎,筛查接触变应原最经典、可靠的方法。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