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轻链病(light chain disease,LCD)是一类只有免疫球蛋白轻链增生的单克隆免疫增殖病的类型,特征为病人的血液和尿液中出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即本周蛋白)。LCD按增殖的轻链类型可分为3型:kappa型LCD、lambda型LCD以及kappa+lambda型混合型LCD,后者又称为双克隆型,是由于在同一机体内生成两种轻链的细胞株同时恶性增殖所致。
本周蛋白的发现历史如第七节中所述,但分泌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单克隆免疫增殖病的尿液样本中也可大量存在本周蛋白,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发现了血液中存在大量本周蛋白的轻链病。我国孔宪涛教授于1977年报道了第一例轻链病,开创了我国实验室诊断该病的先河。
轻链病相对较少见,仅占单克隆免疫增殖病的7%左右,国内的LCD的发病率约为15%,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稍高于男性。轻链病常见骨骼和关节疼痛,80%的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胸骨、腰背、肋骨、脊柱以及膝关节、指关节疼痛,部分表现为游走性,多数患者表现为长期、难恢复的乏力、头痛、肺部感染等症状。患者伴有骨压痛,以胸骨、脊柱、髋骨、肋骨等扁骨为主,部分患者出现椎体压迫性骨折。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睑、面部水肿和下肢压凹性水肿。表浅淋巴结、肝、脾肿大。皮肤有出血性瘀斑,脊髓压迫症状,表现出运动和感觉障碍。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时,轻链的合成较重链要快,因此新合成的轻链要略多于重链,因此在正常人的血液及尿液中可存在少量的游离轻链,但一般为多克隆性质的,尿液中的浓度一般不超过5μg/m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病等疾病中,轻链的合成也增多,尿液中可达20μg/ml,但仍为多克隆性质。只有在单克隆免疫增殖病时,由于浆细胞的基因改变导致单一游离轻链的产生增多而出现轻链病。
由游离轻链引起的病例损害主要是肾损害及淀粉样变性,由于血中的游离轻链主要在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轻链病患者的肾损害比较明显,且轻链的水解产物可转变为淀粉样物质的原纤维,引起淀粉样变性沉淀。
二、实验室诊断
与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的检查方法相同,外周血象显示60%的患者有贫血、血小板降低,外周血可见幼稚浆细胞,白细胞多数增高。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活跃,90%以上有原始和幼稚浆细胞增殖且占15%以上,核染色质粗细不均,可见1~3个核仁,胞质丰富,过氧化物酶和糖原染色均为阴性。几乎所有患者尿蛋白阳性,半数以上有严重蛋白尿(>2.0g/24h),尿本周蛋白阳性,可达0.2g/24h。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和转氨酶均可见升高。
血清和尿液蛋白电泳均可在β区出现M成分。血清IgG、IgA、IgM和IgD均正常或降低。免疫电泳显示在β2区抗原与抗kappa或lambda血清产生过量的沉淀线。免疫固定电泳只在加入抗轻链血清的泳道出现特异性条带。
LCD尚无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目前以免疫血清学方法作为诊断LCD的依据。LCD是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一种,应注意与其他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等相鉴别。
三、发展趋势
以前的免疫球蛋白定量试剂只能检测总的轻链,包括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上的结合轻链及游离轻链,自血清游离轻链检测试剂问世后可单独测定游离轻链及其比值,对轻链病的诊断、监测、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我国应尽快推进其临床检测应用。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