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的成功有赖于对移植免疫学的充分认识。各种形式的器官移植都可能发生针对同种异体抗原的损伤性免疫反应。在本节中,主要针对同种异体抗原系统[红细胞抗原系统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进行阐述,还对受者体内的抗体水平进行筛查。
一、红细胞抗原系统
血型抗原是一种组织相容性抗原。ABO血型检测是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的首要条件。理想的配对是供体、受体血型完全相符,如不同血型,至少应符合输血原则,O型血供者的器官可以提供给不同血型的受者,而AB型受者可以接受各种ABO血型的移植物。由于可能会在移植中和移植后的血型转换过程中出现溶血,需要格外注意。供受者血型不合移植后的输血原则:移植前按要求为同型输血,移植后需要不断检测血型转变情况和交叉配血试验来决定需要输血的血型。
供受者术前Rh血型鉴定,对选择合适供受体很重要。鉴定出Rh阴性的受者,必须寻找到阴性供者方可进行移植手术。心、肝、肺等器官的移植,多用于生命垂危的患者,主要要求ABO血型相同。
二、HLA组织配型
组织配型是指用血清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供受者的HLA抗原或基因,尽可能选择与受者HLA相同的供者进行器官移植的选配过程。HLA位点位于6号染色体,包括编码HLA Ⅰ类和Ⅱ类抗原分子的基因。HLA Ⅰ类抗原分子(HLA-A、B、C)和Ⅱ类抗原分子(HLA-DR、DQ、DP)均具有高度多态性。HLA-Ⅰ类抗原的A、B位点和HLA-Ⅱ类抗原的DR位点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关系最为密切。每个位点均有2个抗原表达,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在进行移植手术前,必须对移植受者和供者的HLA-A、B、DR 3个位点6个抗原进行检测。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受者和供者之间HLA-A、B、DR 6个抗原中相同的抗原数越多,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反之,就越容易发生排斥反应,从而降低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一般来说,HLA-A、B位点与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B位点的重要性大于A位点;Ⅱ类抗原HLA-DR、DQ位点与慢性排斥反应有关,DR位点相对重要一些。理想的HLA-DR位点的相配,可提高5年以上的存活率,再次移植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Ⅰ类抗原、HLA-DR和HLA-DQ抗原可用血清学方法分型,HLA-DP抗原亦用细胞学分型方法。目前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能在基因水平对HLAⅡ类抗原的等位基因进行精细的分型。
(一)HLA的血清学分型
.HLA标准血清学分型 该分型是1964年Terasaki将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引入HLA血清学检查并使之微量化。淋巴细胞表达HLA抗原,抗体能结合到带有相应抗原的活淋巴细胞表面膜上,在补体存在下,形成攻膜复合体,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死亡。染料能够进入膜完整性被破坏的死细胞,使之着色;而活细胞由于细胞膜完整,不被着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死亡率(死细胞占全部细胞的百分比),可反映出抗原抗体反应的强度。
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死细胞由于染料进入细胞被着色,无折光,细胞肿胀,体积变大;活淋巴细胞因不被着色而明亮,具有很强的折光性,容易鉴别。当死亡细胞百分比在0~10%为阴性;11%~20%为可疑阴性;21%~40%为可疑阳性;41%~80%为阳性;81%~100%为强阳性。
【临床意义】
可用于检测HLA-A、B、C和HLA-DR、DO,为临床器官移植选择合适的供体器官,还可用于移植受体血清的HLA抗体的测定。
【评价】
经典的血清学配型方法是研究HLA的基础,已经应用了几十年,但是由于该方法存在诸多的缺点,在应用中分析误差明显增多,主要表现在:①抗体筛选技术复杂,难度大,来源困难;②HLA-Ⅱ类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HLA的个体遗传学差异的本质主要表现在编码基因产物的DNA水平上,即使血清学的基因表型相同,DNA核苷酸序列却不一定相同;③血清学方法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假阴性反应等原因,使试验结果难以判定。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