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媒介按蚊传播。主要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患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和肝细胞中,引起疟疾,是我国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主要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为常见,其他两种少见,偶可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疟疾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及中美洲等国家。我国以云南、海南等地区流行较为严重。
【临床表现】
疟疾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寄生虫病。
【实验诊断】
实验室检测主要是根据疫区住宿史、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定期发冷、发热、出汗、脾大等,以及病原学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等结果诊断。
一、病原学检测
1.血涂片检测 血液涂片镜检,迄今仍是最可靠的确诊疟疾方法,如发现红内期疟原虫即可确诊。
主要采用血涂片吉瑞氏染色,以检测厚血膜为主。薄血膜主要用于虫种鉴别和原虫密度计数。染色后疟原虫核呈红色,胞质蓝色。
【评价】
此法费时且检出率较低。除环状体外,其他各期疟原虫均可见褐色疟色素。现症患者至少检测100个厚血膜视野,带虫者应查完整个厚血膜,未发现疟原虫判为阴性。以薄血膜中平均每100个红细胞中原虫数或厚血膜平均每100个白细胞范围内原虫数,推断每微升血中原虫密度。厚血膜法的敏感性可达每微升血10~20个原虫。
2.血沉棕黄层定量法(quantitative buffy coat,QBC) 因为感染红细胞轻于正常红细胞,用毛细管吸附吖啶橙及抗凝剂后进行血样采集,经离心,感染红细胞位于正常红细胞与棕黄色素层之间,提高检出率。且因原虫胞质被染成橘黄色,易于观察。
【评价】
该法与传统厚血膜法比较,其敏感性至少提高8倍,特异性可达98.4%,可用于疟疾监测及献血者的疟疾检测。缺点是费用高、操作繁琐,且难以进行原虫计数及鉴别虫种。
3.苯并羧基嘌呤 (benzothio carboxy purine,BCP)荧光染色法 是用苯并羧基嘌呤染血膜,荧光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各期的形态与吉瑞氏染色相同,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均呈苹果绿色荧光,疟色素呈黄色,胞核为墨绿色。
【评价】
该法与吉瑞氏染色镜检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且操作简便、染色稳定,不易与杂质混淆,且不受血涂片质量、原虫密度及虫期的影响,适合于现场应用。
二、免疫学检测
1.血清抗体的检测 目前检测疟原虫抗体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
【评价】
ELISA操作便捷、费用低廉,可快速处理多组样品并半定量,且结果重复性好,故广泛应用于疟疾的免疫诊断。特别是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抗原易于纯化和标准化,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提高。斑点免疫酶联试验(dot-ELISA)简化了常规ELISA的操作步骤,且可用肉眼判断结果,较为简便。用dot-ELISA、ELISA和FIA检测镜检确诊的恶性疟患者血样,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2%、83.0%和79.2%,说明在检测恶性疟原虫特异性抗体时,dot-ELISA敏感率最高。
FIA操作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取阳性血样制成半厚血膜,加待测血清,再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二抗,反应后洗涤,荧光显微镜观察。若血清中疟疾抗体阳性,则可见发黄绿色荧光的抗体。因疟原虫抗体在患者体内存留时间较长,故不能作为疟疾现症感染的依据。
2.抗原检测 可查出原虫血症患者,对临床诊断为现症病人以及从人群中筛查传染源、观察疗效均有重要价值。检测抗原可以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有活动性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琼脂扩散法、放射免疫法(RIA)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是ELISA,包括抑制性ELISA(IELISA)、双抗体夹心ELISA、dipstick等。IELISA法的原理同固相放射免疫抑制实验,但以酶显色系统代替放射性核素,以抗体抑制率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双抗体夹心ELISA的敏感性可达5个虫/106红细胞。
(1)检测富组氨酸蛋白(HRP-Ⅱ)抗原:在临床及现场研究中,鉴别疟原虫虫种极为重要。它关系到治疗方法、药物选择及预后的差异。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期内能够合成、分泌可溶性的蛋白质-富组氨酸蛋白,其组氨酸含量超过70%,通过特异性的单抗检测疟原虫HRP-Ⅱ,可判断体内是否感染恶性疟原虫。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