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器械 >

为什么肿瘤的早筛和分期建议做PET/CT检查?

2023-03-3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PET/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早筛和分级分期,以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指导,同时还有助于肿瘤术前评估预后和疗效评估。

  PET/CT由PET图像和CT图像两部分组合而成,关于PET/CT对疾病的诊断依据,需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说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伴随功能代谢改变而改变的,代谢功能的改变又产生了解剖结构的异常,而能对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的影像检查就是常规和重要的检查方法,如影像检查中的CT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并显示其形态结构。

  而PET,全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药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的变化,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ET显像剂是18F-FDG(氟标葡萄糖),由于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感染诱发局部炎症反应也有葡萄糖高代谢的特点,PET探测器可以追踪这些高代谢的细胞,在图像上呈现出来。

  PET/CT检查是将CT和PET检查这两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把病灶的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进行同机融合显示,使肿瘤病灶的显像更为清晰,分期分级依据更为准确。

  根据目前公认的指南中强烈推荐进行PET/CT检查的有以下两类病变:实性成分>8mm的肺结节、淋巴瘤。可以选择性应用的有鼻咽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骨及软组织肿瘤。

  PET/CT检查发现异常高代谢也不一定是肿瘤

  PET/CT检查主要是利用病灶糖代谢旺盛的特点,如恶性肿瘤会高度聚集显像剂并在图像上表现为浓聚灶。但事实上在正常生理或良性改变下,一些细胞也需要摄取葡萄糖来提供其所需能量,因此在图像中也可显示为高摄取,如感染、结核等炎症或增生性病变以及一些良性肿瘤。

  因此在PET/CT检查中发现异常代谢升高,图像浓聚程度高也不能单凭此断定是否为肿瘤,还需要结合病灶的CT影像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甚至直接获取病理活检来进行综合判断。

  PET/CT检查糖代谢正常是不是可排除肿瘤可能?

  根据目前推荐使用PET/CT检查的疾病可发现,部分特殊病理类型的恶性肿瘤对糖类显像剂的摄取程度较低或直接不摄取,这些特殊肿瘤在图像上一般没有异常浓聚灶。

  特殊病理肿瘤的特点包括:肿瘤恶性程度不高(分化好、低级别)、生长缓慢、含大量黏液蛋白成分等,诸如脑低级别胶质瘤、肺黏液腺癌、高分化肝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及部分前列腺癌等。

  因此当PET/CT病灶呈阴性表现,但临床证据仍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复核,必要时还应行病理活检。

  除了肿瘤PET/CT检查还有哪些疾病应用?

  依据《FDG PET/CT感染与炎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ET/CT在感染与炎症方面的临床应用涉及多种类型疾病及不同的临床情况,包括感染类疾病和非感染类疾病。

  在感染类疾病中较常见的类型包括:血管移植物感染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诊断、外周骨骨髓炎的诊断、脊柱感染、高风险菌血症患者的评估、肺外结核的诊断与结核活动性评估、结节病的评估。

  非感染性炎症主要与风湿病病人密切相关,诸如大血管炎、成人Still病、特发性炎性肌病、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多软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IgG4相关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PET/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早筛和分级分期,以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指导,同时还有助于肿瘤术前评估预后和疗效评估。如存在纵膈淋巴结肿瘤的肺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不足5%,但若在肺癌早期尚未扩散转移时行PET/CT早筛检查发现,可在早期即制定治疗方案,并通过定期的复查评估预后和复发可能性。

  PET/CT检查为医生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能帮助患者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避免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在总体上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率。

  文章来源/核医之窗

  插图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