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社区居民第一位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左右,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升高更快,我国每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总死亡负担还将增加一倍。
在心血管疾病的死因分析中,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因素已超过传统的生物因素,成为与死亡有关的首位因素。WHO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大约在2015年,由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因素促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头号杀手。过分紧张、缺少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因素,都是促使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久治不愈原来是坠机惹得祸
一向健康的胡先生,不幸患了高血压,经多家医院的主任医师,变换了各类降压药,连续用降压药,三个月都不能有丝毫缓解。最后他找到了杨教授,在做了各类检查后,杨教授问起了他的发病过程。原来在三年以前,有一架韩国的飞机在上海坠毁,胡先生就在当场,那种惨烈的场面刺激到了他,此后,他睡不安枕,每夜都会做恶梦,那个血腥的场面在他的脑海中始终徘徊不支。不久以后,他就出现了血压升高的现象。原来胡先生的高血压并不单纯,而是合并了心理因素的高血压。弄清了他的发病原因,医生断定,胡先生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惊恐发作,治疗了两个星期后,终于降服了难治的高血压。
心脏病频频发作皆是领导处置不公
年过四十的李师傅,在某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员,自进入公司以来做事一直很努力,但是李师傅性子比较耿直。一次,他和一个顾客发生了争吵,李师傅自认为是按店规处理,理直气壮,最后闹到经理那里,谁知被经理训斥了一顿,还被扣了一个月的奖金,李师傅怎么也想不通,由此吃不香睡不好,没半个月,他就感到头痛、胸闷,到医院挂急诊,心跳140,血压180/110,经紧急处理,才没事。没想到,到第二天晚上又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于是院方让李师傅住院治疗,但是情况还是没有得到丝毫改善,此后,李师傅两个月内辗转十八家医院看了18次专家门诊,谁知18种意见各不相同,有的说是甲亢型心脏病,有的说是心率衰竭,直到最后,他找到了心血管医生,医生了解到他的发病经过,经过谨慎地分析研究,杨教授认为这是由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生理疾病,要治愈这个顽疾,首先还是要从根上治起。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焦虑、恐惧、气愤会引起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性格决定健康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性格决定命运。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健康状况。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774名男性,平均年龄为60岁,在跟进3年期间,45人曾出现超过一项与心脏有关的疾病。小组又向患者问了50条有关性格的测验问题,答案中超过20条属“是”的便属于性格充满敌意。研究小组发现,高血压、总胆固醇量、过胖甚至吸毒等高危因素均不能预测男性患心血管病,反而好的胆固醇含量和性格可预测患心脏病的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及药物治疗系授胡锦生指出,心脏病或心血管疾病分直接与间接因素,直接因素如血压高、胆固醇含量高、吸毒等,间接因素则与性格有关。性格执着好胜、充满敌意、情绪大起大落的人血压会增加,身体内的肾上腺素上升,实时可能令心脏病发,长远会形成血管硬化。
专家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比如胸痛:通过对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胸痛原因,这些患者心电图均见到心肌缺血表现,经测试这些患者均有焦虑症的表现,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结果是9例有效,而另外9例无效,在改用抗焦虑药物2周后,胸痛得到缓解;高血压 焦虑症患者由于释放儿茶酚胺增多,可表现为间歇性高血压或实性过速,如果仅针对高血压或心动过速治疗,常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将有显著焦虑症表现的患者分成三种类型,一、表现为惊恐发作,除突然血压上升外,常伴有烦躁、气急、心动过速、出汗及肢体发抖等,可表现为高血压危象;二、类似惊恐发作,除上述症状外,尚可出现过度换气、实性过速、高血压和阵发性房颤;三、惊恐反应,表现为应激性血压上升、低血糖和气急;气急,患者往往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端坐,要求吸氧,同时伴有心动过速、出汗和发抖等表现。一般会被误诊为左心衰竭,如果按心力衰竭治疗并不能有效的终止发作。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五种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社会孤立以及慢性的生活应激。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和生活节奏及A型行为等,激活神经内分泌机理,激活交感和血小板的活性,引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形成粥样斑块,促使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可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和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进行急性情绪应激试验的结果证实,情绪应激可以促使人与猴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与大小均有显著的增加,而给予各种行为干预手段,如改变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心理放松、戒烟少酒等防治措施,可以明显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数量与大小。因此,可以说,心理社会应激对心血管事件的促发作用,绝不亚于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传统的危险因素。通过心理行为治疗与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的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作者/蒋 樱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陈 琦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