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很重要

2021-04-2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糖尿病肾病是不断进展的,您知道可分为五期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哦!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估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 以上是2型糖尿病,不到10%是1型糖尿病。

  糖尿病后期可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其中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失明和心脑血管病是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

  据美国1998年肾脏病数据统计资料显示终末期肾病的第一位病因是糖尿病肾病,占42.8%;据上海透析移植登记资料统计,糖尿病肾病占患者总数的15% 左右,占第三位,但每年以快速度递增。

  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早在2003年就将当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命名为“糖尿病与肾病”,由此,让人们重视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其中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微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及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等。

  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的系膜区扩增、基底膜增厚、进而发生肾小球硬化,同时小管上皮细胞肥大、间质细胞增生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是不断进展的,可分为五期。

  Ⅰ期 高滤过期: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灌注压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此期肾脏病变很轻,一般无法检测。

  Ⅱ期 无临床症状肾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150ml/min),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运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休息后可恢复,血压多数正常,但已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

  Ⅲ期 隐性肾病期或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h。血压开始时正常,后期血压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增更加明显。

  Ⅳ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其典型特征是:

  ①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或>300mg/24h,或尿蛋白定量>0.5g/24h。

  ②高血压:约3/4患者出现高血压。

  ③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血糖和血压升高,而蛋白排泄率不减少,是本病一个特点。

  ④水肿:开始仅清晨眼睑浮肿,后波及全身,下肢、会阴、腰背部更易出现,严重水肿多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甚至可表现浆膜腔积液。

  Ⅴ期 终末期或肾功能衰竭期:当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其中血肌酐升高超过2.0 mg/dl 是终末肾病的诊断指标。

  因为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主要诊断证据,故应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若在3个月内连续检查2-3次,平均值达到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 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24 h,且排除其它可能原因,即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括:

  1、控制血糖2、控制血压 3、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好坏、严重持续性蛋白尿和肾病的进展程度及糖尿病性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些因素被积极控制,肾功能衰竭可不发生或延迟发生。

  专家介绍

  (照片由作者提供)

  薛勤

  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肾脏病及风湿病的临床工作,擅长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炎和各种慢性肾脏病的诊治。曾参与《急诊内科学》、《继发性肾脏病》、《强直性脊柱炎》、《可治性罕见病》和《糖尿病肾病》等著作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本文作者/薛勤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文章来源/老姿色份子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