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王景阳教授: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2020-09-2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王景阳教授说:“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先进麻醉机基本上都能做到小流量紧闭麻醉,但多需在其他静脉麻醉药辅助下完成。真正以吸入麻醉药为主的小流量紧闭麻醉机尚极少见。我所设计的小流量紧闭麻醉装置的样机结构简单,原理新颖,经临床试用3例证明其可行性。如能进一步提高,加入高科技成分,当不失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最新麻醉机……”

  1949年国防医学院毕业,解放后即留在当时的华东人民医院(即现在的长海医院)外科工作,从住院医师、协理医师到主治医师。当时手术患者的麻醉由外科医师轮流担任,为适应外科、口腔科以及心胸外科发展的需耍,王景阳教授服从组织安排,于1952年被派到上海市中山医院麻醉科吴珏教授处学习麻醉,回院后转而成为长海医院第一代麻醉学专业医师。开始成立麻醉小组全面负责全院的麻醉工作,至1961年成立麻醉科,他是长海医院麻醉学科的奠基人,也是全军麻醉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外科学会学术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上海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输血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献血促进会理事等;原任《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中国外科年鉴》麻醉专业编委、《人民军医》特约编辑等。曾为地方和军队的麻醉学专业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培养的研究生为数不多,但几乎都已成为上海三甲医院的领军人物。

  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临床医疗服务,使麻醉与手术患者更安全的康复,这是王景阳教授开展研究的基础,也是他的人生宗旨。

  解放初期,整个社会百业待兴,医疗行业的条件尤其简陋、原始,麻醉学专业更是如此。麻醉药品匮乏,吸入全麻药只有乙醚,静脉麻醉药只有硫喷妥钠,区域阻滞用的局部麻醉药只有普鲁卡因,麻醉机仅有美军留下的Heidbrink麻醉机,监测设备几乎是空白......天天面对着麻醉工作及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外科手术需要,王教授经常琢磨着如何改善和创造条件,使麻醉手术患者及危重患者更为安全。

  20世纪五十年代,他创用麝香溴酚蓝溶液以了解全麻手术患者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旦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就意味着患者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偏高,应立即换用新鲜钠石灰(中华医学杂志,1988年)。

  同年代,王景阳首次应用动脉输血方法,成功救治了3例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使其转危为安,为此荣立二等功。为了开展持续硬膜外麻醉,他亲自动手将抽血用的粗针头改制成硬膜外穿刺针,以姑娘扎辫子用的空心塑料细管制成硬膜外导管,并置入免眼前房内观察三日,无不良反应,方认为合格可用。为在导管上制作以厘米为单位标记的刻度,他采用龙胆紫染料作标记,一次次标记失败后,他终于发现经高压消毒后龙胆紫就不会脱色了,于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持续硬膜外麻醉(人民军医,1958年)。

  1960年代,因台海形势和战备需要,王教授研制成国内第一台空气麻醉机,投产后命名为106型空气麻醉机,被采纳为部队医疗卫生装备之一(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年),他再次荣立二等功。此麻醉机曾用于赴非洲医疗队及边远农村地区的急救与麻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一无需电源,无需氧气的空气麻醉机就成为全麻手术救治无数生命的保证。取下空气麻醉机上的折叠风箱,还可用于现场急救,做人工呼吸;即便在担架运送伤员途中,也可由伤员头端的担架员或其他人员以此实施人工呼吸,从而为伤员安全到达急救中心或战地医院赢得了可望治疗的宝贵时间。

  20世纪六十年代初,王景阳以体外循环机开展了以狗为对象的闭胸体外循环深低温实验研究,7只参与实验的狗经其动静脉转流降温至10℃左右,心脏停搏45min后,均全部复温复苏成活(解放军医学杂志,1964年),1965年就在深低温(15℃)麻醉下成功配合胸心外科完成我国第一例球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情况良好。

  1973年,王教授参加了宁复隆德医疗队,参加日常门诊、巡诊、送谈送药上门等工作。当地医院领导得知王教授对麻醉学有专长,派了两名医生跟着他学习有关麻醉学理论和技术。王景阳倾情带教。有一次,他应邀前往隆德县兽医站,为当地兽医讲述动物麻醉。为了直观地显示常用各种麻醉方法,他就在所提供的骡身上示范临床常用的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其中在骡身上进行硬膜外麻醉为王景阳教授的第一次试行,在国内也未见有报导。

  骡被牵来后,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下景阳挥洒自若地让人将骡赶入与体育场上类似的双杠内固定,他站到高凳上,居高临下,把针刺入骡背(相当于人的腰部),有了落空感,肯定针入硬膜外腔后,采用与人所用的相同麻醉药,慢慢注入预计的药量。不久,果见骡的后腿乏力,身子向后倾倒,接着骡的肛门开始松弛,粪便也流了出米。充分证明该区麻醉效果良好,众人无不惊叹,受益匪浅。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王景阳在原来的空气麻醉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DMN-86多功能麻醉机,该麻醉机既有空气麻醉机的功能,又有一般麻醉机的功能,而且可随时选用环路内(VIC)或环路外(VOC)吸入麻醉,从而具有一机多用,平、战结合的特点,获国家专利(9604号),供应部队医院及全国基层医疗单位之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了巨额利税(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1983年)。这一时期,王教授开始研究高频通气,通气频率高达100次/分以上,通过临床应用1048例的总结,明确了临床应用高频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麻醉学杂志,1987年)。同时,为减少患者痛苦,在国内首先采用经皮气管内高频通气于全麻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200余例(中华麻醉学杂志,1987年)。继之他还研制成功通气喉镜,使气管内插管安全时间从2min延长到6min,有利困难插管和带教(中华麻醉学杂志,1985年)。

  王教授对手术麻醉密切相关的输血工作也十分重视,曾任上海输血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献血促进会理事,并研制了"简易白体血回输器”(中华麻醉学杂志,1986年),成功用于临床12例。

  1990年,王教授设计了原理新型的麻醉呼吸机(中华麻醉学杂志,1990年),并获国家专利(25304号),被选刊于《中国专利技术精选1991》)。同年又设计了小流量紧闭麻醉系统(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经试用于临床,证明其可行性(医疗卫生装备,2009年)。

  改革开放后,1986年王教授赴香港参加第七届亚澳麻醉医师(7AACA)大会,在分组会上分别报告了有关论文4篇,后均收入汇编,会议期间会见了高频通气先驱者、美国Klain教授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儿童医院麻醉科Brown主任.

  1988年王教授应viar教授的邀访赴法国访问,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第22届世界麻醉会议,参观了欧洲最大、viar教授所在的Salpiteriere医院,并应邀在该院麻醉科作了“高频通气”和“颈部硬膜外麻醉”的报告,他对颁部硬膜外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及造影剂显示同麻药在颈部硬膜外腔内分布的研究成果引起在座听讲者的高度兴趣。

  1993年王教授又应邀前往英国访问,除了参观牛津、剑桥等名校,王教授最关注的还是英国各大医院有关麻醉及ICU的工作。期间,在布里斯托(Bristol)zorab教授所在的Frenchy医院及曼彻斯特Healy教授所在的Wi thington医院作了"小流量紧闭麻醉”的报告。
  ……

  在学术著作上,王景阳教授早期编译有《麻醉手册》;后主编出版有《麻醉问题处理》、《麻醉须知及参考题解》、《基础物理及临床麻醉》、中英双语《简明眼科麻醉学》和《麻醉新概念》,参编有《现代麻醉学》、《野战外科学》、《围手术期处理学》、《肝脏外科学》、《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等20余部书籍;先后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三等奖2项(1983年、1985年)、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93年、1994年)、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3项(1981年、1982年、1987年),第17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四等奖,2009年9月,鉴于王景阳教授对中国麻醉医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授予他中国麻醉学特别贡献奖。

  2009年11月,卓行嘉勋,实不可忘,上海海军军医大学既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授予王景阳教授终身成就奖,为表彰对我国麻醉与危重病医学发展突出贡献,经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全体投票决定授予王景阳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2013年度“新晨杯麻醉学医师终身成就奖"。

  2014年,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又授予王景阳教授奠基奖,并获国家特殊津贴及国防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奖状。

  近几年,上了年纪的王教授仍坚持参与疼痛门诊,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与医院药学部共同研制成功对软组织损伤疼痛有较好疗效的“三利巴布膏剂”贴片(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年),在第三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上获二等奖。不久前,又共同研制成“川利明涂剂”用于各类痛痒,特别是对老年瘙痒症有特效(医学信息,2011年)

  王教授平易近人,淡泊名利。1992年他已退休,后因学校开设军内唯一的麻醉学专业,他即受聘参与创建与教学。为了让学员全面了解麻醉有关设备,他与大学物理学教授一起编写了麻醉物理学的补充教材,从物理基础理论到麻醉设备(麻醉机及各种主要监护设备)的工作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描述。为了提高麻醉学专业学员的英语水平,他亲自选择内容,开设选修课,用业余时间授课,他一丝不苟,逐字逐句地为学员修改翻译论文和综述,这种敬业、认真和严谨的作风令学员深受感动。

  王景阳教授,生钟情丁麻醉学事业,致力于麻醉装置的研究。在他的回忆录《回首话当年》一书"最后的愿塑”这一节中写道:“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先进麻醉机基本上都能做到小流量紧闭麻醉,但多需在其他静脉麻醉药辅助下完成。真正以吸入麻醉药为主的小流量紧闭麻醉机尚极少见。我所设计的小流量紧闭麻醉装置的样机结构简单,原理新颖,经临床试用3例证明其可行性。如能进一步提高,加入高科技成分,当不失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最新麻醉机……愿与同道共同研发提高,使其成为真正理想的小流量紧闭麻醉装置,但愿在我有生之年,能圆我最后的梦想。”

  专家简介:

  王景阳

  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原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技术三级。

  本文作者/徐成梅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