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朋友圈中看到一则消息引起了陈主任的注意,是腾讯新闻发布的一条消息:“网购处方药乱象频现!有女孩超量购药致肝衰竭!
新闻中提到的药物为一款痛风药。这则消息的发布引发了痛风患者的广泛恐慌。通过新闻中的描述,“日常药量最多每日六片”,分析下来,可以认定为,痛风治疗中最常用的止痛药物“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典药物,也是特效药物。其说明书上提示的服用方法陈旧,即痛风急性期每小时1mg/片,最多可每日六片。
这种治疗方法虽有明显的镇痛和消炎效果,但同时也有明显的腹泻、腹痛、骨髓抑制、肝肾损害等副作用。
大多数痛风患者都知道痛风发作时,服用秋水仙碱有特效,但由于害怕秋水仙碱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肝肾的副作用,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宁肯忍受痛风之痛,也不愿接受秋水仙碱治疗,致使炎症不能及时控制,痛风由急性转为慢性。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也存在类似的担忧,不敢给需要的患者使用秋水仙碱。这种“因噎废食”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众多资料显示秋水仙碱的副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每日秋水仙碱用量超过3mg,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腹泻,超过4mg,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但如果把秋水仙碱的量控制在1.5mg以内,副作用出现率明显降低。
国内外的痛风相关指南均推荐痛风急性期,首次秋水仙碱1mg口服,12小时后追加0.5mg,每日剂量最多1.5mg以内,即最大剂量0.5mg一天三次口服。
当然有部分患者即便是0.5mg/天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针对这类患者不强求使用秋水仙碱,根据指南的要求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样可达到止痛的疗效。
秋水仙碱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新闻中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服用了超剂量的秋水仙碱之后发生了肝功能衰竭的重症情况,危及生命。
在临床工作中,按照秋水仙碱小剂量疗法,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极低。在服用秋水仙碱的情况下,通常医生会安排定期的肝功能随访,一旦遇到肝损害的情况,及时停用秋水仙碱,加用保肝药物,肝功能可较快恢复至正常范围,不用过分担心。
因此急性期痛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既不可自己盲目参照说明书用药导致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也不可“因噎废食”耽误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陈海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执行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内分泌分委会工作秘书,海协会痛风学组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诊治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欧洲糖尿病基金会资助项目一项,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期刊28篇。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专业方向:
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
专家门诊:
【市六医院】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痛风整合门诊:周二下午
【市八医院】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相关链接:
冬季是痛风的高发季节。痛风患者对外界的温度极为敏感,过低的温度刺激使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生成,此时应该注意保暖,多喝水,达到降尿酸的作用,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愉快心情。不要吃一些高嘌呤的食物。定期到医院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执行主任陈海冰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