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将军的形象普遍应是腰围大、肚子鼓,百姓就将这种肚子叫做“将军肚”,过去小说、评书上形容将军经常说某将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就是形容这种“将军肚”。在古代乃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姓生活普遍不富裕,几天不见荤腥,那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了,大部分人骨瘦如柴,故而,将军肚便成为了一种富态的象征,在路上我们看见些挺着“将军肚”的,不免投去羡慕的眼光。
但是,现在“将军肚”随处可见,你还羡慕吗?“将军肚”的出现既是生活富裕的标志,也是病态生活方式的泛滥。以前的社会穷的是财富,现在的社会穷的是健康。“将军肚”是一种腹部肥胖,即中心型肥胖,也叫内脏型肥胖。目前已证明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根据英国医学杂志的《柳叶刀》的报道,中国平均肥胖率达到12%,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地区来看,北京的肥胖率达到25.9%,成为全国“首胖”。“二胖”为河北,肥胖率为22.2%,而且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三胖”为新疆,肥胖率为21.5%。在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cm,而现在已经接近76.2cm,增长达到15%。
啤酒导致“将军肚”?
“将军肚”又称“啤酒肚”,有人说,“啤酒肚”是不是跟喝酒有关,毕竟喝完酒,肚子会觉得涨涨的。其实喝酒对啤酒肚的形成影响不大。啤酒肚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脂肪的积累。
以上是啤酒和其他饮料的能量比较,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啤酒并不比其它饮料的能量高。所以啤酒肚的形成跟喝啤酒并没有直接关系。2013 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就是将很多不同的研究内容揉在一起,去粗取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归结出结论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平均每天喝啤酒不超过 500 毫升,就不会造成“啤酒肚”!但是对于,有“拼酒”传统的中国人来说,那就难说了。另外一方面啤酒本身虽然能量不高,但是喝酒会增加食欲,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食物。 啤酒撸串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酒喝得越 high,撸串也会越多,其实就是喝酒后食欲增加了 。研究发现,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喝酒,往往会吃更多,这样也会进一步增加能量摄入,促进长胖。 因此,喝啤酒本身并不是啤酒肚的罪魁祸首,但边吃边喝可就难说了。
“将军肚”的形成
1)遗传基因
通常情况下,父母均不肥胖,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8%;父母仅一方肥胖,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为40%—50%;父母双方皆肥胖,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将达到70% —80%。肥胖的基因研究显示,肥胖的形成是许多基因参与作用的结果,肥胖可以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目前已知影响肥胖的相关基因有:瘦素基因、瘦素受体基因、线粒体脱偶联蛋白基因等。有专家将肥胖的遗传基因分为四个类型,分别造成四种不同的脂肪堆积,即:1全身脂肪过多堆积;2腹腔内脂肪过多堆积;3四肢及腹部脂肪过度堆积;4臀部和大腿处脂肪堆积。这就是为什么欧美的肥胖大多呈现“梨型肥胖”即全身性脂肪肥胖,亚洲大多呈现“苹果型肥胖”及腹部肥胖。另外男性和女性也是有区别的,在中国男性拥有“将军肚”的人数多于女性,呈现出,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男性肥胖从腹部开始的现状,一般,男性超过30岁,体重都要增加,体内新陈代谢降低,将对他的腹部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10岁以下儿童的肥胖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如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胖瘦。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量饮食。过量的饮食身体摄入的热量过多,当无法全部被消耗的时候就很容易积聚成为脂肪。特别是喜欢晚上吃宵夜的人,很容易出现啤酒肚,简而言之,就是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
久坐,缺乏运动。长时间坐着,大腿根与腹股沟等部位会受到压迫,血流与淋巴无法流通,下腹的多余水分就会滞留,无法排除,造成水肿。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寒症,为了避免内脏受冷,体内会自主地储存脂肪,这就进一步令血液循环崩坏,脂肪越来越难被燃烧。
压力过大。压力可以说是肥胖的隐形杀手,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很容易会暴饮暴食,而且压力大的时候睡眠质量也会遭到影响,这时候脂肪是很难消耗的,会影响腰腹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啤酒肚。
习惯性弓背。坐姿、站姿、走姿如果不正确,就容易弓背,弓着背感觉很舒服,但是如果不注意,引发的问题也就很多了!当我们弓着背的时候,下腹就会放松,臀部下垂,全身的体重重心偏移,骨盆就会变得歪斜,导致肌肉失衡,下腹突出。
睡眠不足。我们年龄渐渐变大后,深睡眠也会减少,由于我们的睡眠质量变差,身体所分泌的荷尔蒙也会随之减少,而男性荷尔蒙的缺乏使身体就会让脂肪增加,特别是腹部。
腹部型肥胖的危害远高于全身型肥胖
根据《中国循环杂志》上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7(概要)》,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患病人数为2.9亿,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00万人,肺原性心脏病500万人,心力衰竭45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高血压2.45亿人。但从2009年起,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2015年农村、城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例分别为45.01%和42.6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浙江省人民医院专家曾将160名患者进行分组检测研究,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直接测量全身总脂肪率以及上肢、下肢、腹部与臀部各部位的脂肪率。一组为正常体重80名,年龄26-56岁;肥胖组年龄28-59岁,也是80名.肥胖组中有64例腹部肥胖和16例非腹部肥胖者。测量发现,非腹部肥胖组腹部脂肪占全身脂肪30.48;而腹部肥胖组腹部脂肪占全身脂肪41.35,两者相比,后者腹部脂肪比前者多近10%。
医学研究早就发现,腹部脂肪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性质有所不同,腹部脂肪分子很容易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并随血液直接进入肝脏。当肝脏游离脂肪酸分子过多时,会转化成低密度脂蛋白,并随血液流往心脏、肺和动脉。其中,一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有害的胆固醇,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等。有研究表明,挺着“将军肚”的男性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得冠心病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脑溢血和脑梗塞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很常见,因此是否拥有“将军肚”对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
腹部肥胖的简单测量方法
针对腹部肥胖的判断标准,简单的测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是腰围(WC)和腰臀比(WHR)。
1)腰围测量方法。《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将腰围的测量方法规定为:让受试者直立,两脚分开30~40 cm,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放在右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环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吸末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mm。WHO规定亚太地区,男性腰围≥90 cm(2尺7寸),女性腰围≥80cm(2尺4寸)即为肥胖。但是腹部肥胖分为三种类型:内脏型腹型肥胖(腰围、腹内脂肪面积(VA)均超标)、隐性腹型肥胖(腰围正常,VA超标)、假性腹型肥胖(腰围超标、VA正常)。研究表明。隐形以及假性腹型肥胖同样有较高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所以WC测量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种族不同对测量的效果也会有所偏差。
2)腰臀比(WHR)。WHR = 腰围(cm)/臀围(cm),这是目前最为科学地判断减肥的标准,WHR较WC偏差和种族变异性均较小,是检测腹部型肥胖更好的标准。
腹部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腹部肥胖,已经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最危险杀手之一,如何预防和治疗,是当今的一个重大主题,行业内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有药物减肥的,有饮食减肥的,有锻炼减肥的,甚至还有手术吸脂减肥的,例如,共振吸脂术、超声吸引术、电子吸脂术等等。不管是减肥药还是手术降脂减肥,大都有其副作用,甚至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并且有可能复发,故而最好的腹部减肥方法是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练,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
1.饮食应以少量多餐,菜不要过于油腻,少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不要吃高热量、高脂肪等等食物。2.多喝水,每天要喝七八杯白开水,水对于身体的功能是最基本的,且无热量,可以成为节食的最适合的饮料。3.多喝茶,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茶中富含的维生素B1,能将脂肪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增加分解脂肪的能力。
坚持锻炼:
1. 揉腹法:用双手掌自上而下顺时针方向揉搓腹部30圈;再反过来逆时针方向揉搓腹部30圈。然后用双手掌用力快速上下来回揉搓腹壁2~3分钟,搓到肚皮感到发热、发麻为止。
2.身“U”法:平卧于硬板床上,双手托抚在大腿下,然后双腿抬高,与身腹成直角,使身体变成“U”字形后,再收腹起躯,坚持数秒钟后(根据自己体力而定)躺下。如此运动30~50次,体力好者也可改作仰卧起坐。
3.抬腿法:平卧在硬床上,双腿向上抬高伸直,双手托于臀下。然后上抬双腿与胸腹部成直角,再慢慢将双腿放下。如此反复运动50次,体力好者也可改做俯卧撑。
4.叩腹法:将双手五指并拢,略呈弯曲,手心内凹。然后双手用中力叩击腹部,上下反复叩击100次。
5.整腹法:以上几种方法锻炼结束后,用双手掌自上而下略用力推拿腹部30~50下,整平梳理腹部肌肉和腹内脏器,促使机体分解腹部脂肪,清除废物,平衡机体。
科技解决“将军肚”
智能瘦身机器人:智能瘦身机器人主要是通过帮助用户坚持合理的膳食和身体训练来达到瘦身的效果。它会记录下用户的各项身体数据并且根据用户的实际身体的情况同步更新数据,然后每天早中晚三次通过语音对话向用户报告数据,用户也能够随时自主查阅自己的各项身体数据。
其次,它掌握了多种瘦身餐的做法,用户只需要准备好食材并通过语音对话直接与它沟通,它就会自动为用户精心制作各类瘦身餐,在保证好吃不腻的基础上还能让用户达到瘦身的效果。
大脑电磁刺激技术减肥。据研究表明,人的体重实际上是由大脑控制的,代谢率、保存脂肪量、食欲好坏、激素水平高低等等都受大脑支配的,而下视丘则是负责食欲的大脑区域。现在有一款头戴设备,可以通过控制人体大脑的下视丘区域中调节脂肪及食欲的设定点,通过使用电刺激的方式,促进位在大脑耳后方的前庭神经使其活化,而前庭神经将会传讯号至下视丘,使其降低设定点减少脂肪量并达到减肥效果。前庭神经被活化后就像增加运动量,刺激身体去自行燃烧更多体脂,因此刺激前庭系统不只是减少饥饿感还能有助身体自行消脂。但是,该技术尚未成熟,据测试者反映,开始的时候耳背位置会有一阵刺痛,并伴有恶心和头晕感觉。无论怎么样这都是新的研究方向,希望未来能让更多的肥胖者受益。
无论如何,科技的发展不能代替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能作为辅助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预防、减肥的效果。
文/彭池
值班编辑/七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