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定期做健康体检,还有很多单位也每年组织职工做健康体检。然而,临床工作中却遇到不少每年都定期体检且体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的胃癌、肠癌患者。这些患者通常第一反应就是体检结果出了问题。其实,体检报告正常不代表你就完全健康,反之,体检结果异常也不能说明你一定就出现了健康问题。
体检本就具有局限性
首先,所有医疗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疾病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体检结果正常只是一些常见疾病在该阶段还未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比如卵巢肿瘤等妇科疾病在早期无症状,所以很难通过普通妇科检查发现。
另外,很多人对体检有一个误区,就是常规体检就能代替癌症筛查。事实上,它与癌症筛查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大多数人每年做的体检都只是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包括血压、脉搏、心电图、血常规检查等,这类检查主要是帮助了解身体基本健康状态,比如是否有“三高”等。由于胃肠道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这些项目并不能检测出胃肠道疾病。根据相关数据表示,胃癌在我国门诊中的检出率为0.2%~0.3%,但在健康体检中的检出率仅为0.011%,两者相差20倍。
有些常规体检也会包含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可全信。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阳性不一定是肿瘤,而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比如某些良性疾病、某些生理变化(如妊娠和月经)以及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多呈阳性反应;同样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不一定就能排除肿瘤,只有针对性的筛查才是靠谱的体检。
防癌体检是通过更精密的仪器如胃肠镜、腹部彩超、CT等,针对性地检查身体器官是否有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癌症的症状。对于我国高发的胃肠道肿瘤,通过胃肠镜检查就能及时发现并实现早期干预。因此,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癌症筛查项目,就很有可能出现年年体检结果正常,却没查出癌症,比如肝癌、胃癌、肠癌等情况。
身体的感觉有时也会“说谎”
很多人忽视胃肠道的检查一是恐惧胃肠镜检查所造成的不适感,还有一方面就是错误地认为胃肠道没有症状就是没有问题,觉得自己胃肠功能很好,能吃能喝,不痛不胀,消化道应该没什么毛病,就没必要进行针对性检查。殊不知,胃肠道肿瘤早期的最大特点就是无症状。正是因为没有症状,所以麻痹了许多人,等出现症状时已经为时过晚。
对于以下几类“健康人”,专家建议要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1.年龄>40岁;
2.有消化道肿瘤疾病家族史;
3.长期居住于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特别提醒:南充南部、仪陇、阆中属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4.有久坐、长期饮酒、吸烟,喜食腌制食物、蔬菜水果摄入过少等不良生活习惯;
5.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有上消化道疾病症状者,如腹痛、腹胀、便血或粪潜血阳性等;
6.有癌前疾病的患者,如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息肉、溃疡久治不愈或反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胃部分切除术后、消化道ESD术后等。
这些人群属于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需要行胃肠镜检查。检查中如果发现有肠道息肉等情况,还需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的频率。
胃肠镜是检测消化道肿瘤的“金标准”
有的体检中心号称一滴血就能查胃癌肠癌,B超也可以查胃病等等。和胃肠镜相比,这些项目简单易做,老百姓也就更容易接受。但其实这些检查对于胃肠道疾病而言意义有限,有些甚至会给患者带来误导。因此,胃肠镜检查才是胃肠道检查的首选方法。
胃肠道的很多疾病,如溃疡、息肉、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等,都也可以通过胃镜及肠镜检查,直观地被检查出来。如果存在腺瘤、早癌等病变,还可以通过胃肠镜进行微创治疗切除病变,既不需要开刀手术,也杜绝了癌前病变以后发展成中晚期癌症的机会。
许多人觉得胃肠镜检查一定很痛苦,很可怕。这也是部分患者拒绝接受胃肠镜检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胃镜检查的不适感觉主要是恶心,而肠镜的不适感觉主要是腹胀及可以忍受的腹痛。这些不适感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可以耐受的。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胃肠镜检查的手段也在日益更新。
普通胃镜检查是一种插管式检查,它是利用电子胃镜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完成的胃部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持续性咽喉部异物感,配合不佳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或有窒息感。因此,也有极少数患者中途会放弃检查。
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很快就能苏醒。检查过程中,患者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胶囊胃镜成为目前一种新型的胃肠道检查方式。它是利用一颗形似胶囊大小的智能胶囊,以外部磁控的方式完成胃及小肠检查,随后胶囊会随人体排便排出体外。患者只需在检查前吞服胶囊,无需麻醉,就可以完成胃肠道的检查。
插管胃镜容易对食道及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糜烂、出血等情况。胶囊胃镜表面光滑,一般无创伤,但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本文作者/潘敬秀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谢曼丽
图片来源/pixabay(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