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十月怀胎终于顺利产下一个大胖儿子,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不觉半天过去了,她一点尿意都没有,反倒感觉下腹胀,很是难受。经值班医生检查,说是急性尿潴留,需要马上插导尿管。引流出800毫升尿液后,李女士才安定下来。但医生说这根导尿管还得过些日子才能拔掉,这让陶醉在喜得贵子情绪中的李女士十分扫兴。
孕妇产后为何会“尿不出”
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属于产后排尿功能障碍(PPVD),是指产妇在产后6小时还没有自行排尿或出现排尿不适症状,且排尿后膀胱内的剩余尿量超过150毫升。通常它又可以分为“显性”及“隐性”两种。显性的产后排尿功能障碍较易发现,但由于现在产后排尿功能障碍并未列入常规化检查,其发病率报道跨度较大,为0.05%~37%;隐性产后排尿功能障碍则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能通过导尿或腹部B超检查来诊断,有报道称,无症状产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可高达52%。
PPVD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妊娠期的生理、神经和机械等诸多因素:妊娠期间黄体酮水平升高及产后膀胱逼尿肌张力降低,导致产妇产后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及尿道括约肌松弛不足,并发展为尿潴留;在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或出现意外时,膀胱位置下移、产妇的用力和不同程度的疼痛也是影响因素;硬膜外麻醉镇痛会暂时抑制排尿反射,降低膀胱的收缩能力,使膀胱过度扩张;会阴切开和会阴撕裂引起的疼痛可导致膀胱感觉改变、中枢神经抑制和持续尿道痉挛,新生儿超重会增加产道的受力并影响盆底的结构;产程过长使胎儿头部对盆底肌肉、软组织和神经的压力增加。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最终导致膀胱充盈感觉丧失和排尿抑制。
在分析影响PPVD发生的因素时发现,阴道助产术、新生儿超重(>4000克)、硬膜外镇痛和先前的剖宫产可分别使发生PPVD的风险增加2.2倍、3.7倍、7.72倍和6.5倍。其结果是造成不同程度的产后尿潴留。
PPVD后遗症严重,应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上产后排尿功能障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获得最佳的疗效。50%以上的产妇通过简单、早期的措施(如充分镇痛、抗炎和早期活动)即可恢复。如果这些措施仍不奏效,可采用间歇性导尿,以防发生长期的排尿和尿失禁问题,同时也避免留置导尿的不便。医生会针对不同产妇中导致产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如硬膜外镇痛和阴道助产术)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及时发现产后排尿功能障碍,产妇在产后除了必须关心的诸多事宜外,也应关注自己的排尿情况。一旦出现产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迹象,即应进行阴道探查以排除梗阻的因素(如滞留的阴道填塞物、外阴水肿或血肿)。同时,应监测和记录产后每次排尿的时间和尿量,一旦怀疑有尿潴留,应及时行B超检查测量剩余尿量,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旦确诊为产后排尿功能障碍,应在每次排尿后或每4~5小时进行自家清洁导尿,直到连续两次剩余尿量<150毫升。如果剩余尿量仍>1000毫升,则需放置留置导管。对产后48小时内剩余尿量持续>150毫升的严重产后排尿功能障碍,应在产褥期进行密切随诊。对确诊有尿路感染者应给予抗炎治疗。
产后排尿功能障碍误诊或处理不当会使膀胱神经功能障碍和逼尿肌无力,甚至可导致肾衰竭等后遗症,造成不可逆转的长期影响。有些中老年妇女的盆底疾病往往是与年轻时对产后排尿功能障碍的疏忽有关。为了预防产后排尿功能障碍,有必要将其列入妊娠期产前教育的一部分,以期对产后排尿功能障碍危险因素采取更多的防范措施。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何家扬教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张狮驼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