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5年前,小黄30岁的时候开始出现腰痛,偶尔还有左侧屁股疼,严重的时候晚上睡觉时无法翻身,去当地医院就诊,拍片子,医生说他是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吃了抗炎止痛药,做了一段时间的理疗,腰痛缓解了,屁股也不痛了。中间腰痛发了几次,去看医生配了些药,吃了后也能减轻。
2个月前他又出现了腰痛和左侧屁股痛,伴左下肢疼痛,起初他以为是老毛病复发了,就去康复科做理疗,谁知疼痛没有减轻,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腰痛得更厉害,早上无法起床,不能下床走路,上厕所都蹲不下去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去看骨科医生,开了腰椎CT,提示:L5-S1椎间盘轻度突出,附见骶髂关节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可能。骨盆正位: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左髋。医生让他来风湿免疫科就诊,小黄纳闷,我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成了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引起它的原因很多,老百姓熟知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和“骨质增生”等,但是遇到年轻男性出现腰背部疼痛,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麻木、疼痛等。多为急性起病,站立时身体常常侧弯,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年龄为13-31岁,40岁以后发病少见,多见于男性,女性发病较缓慢、病情较轻。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和外周关节。发病隐匿,最常见和特征性的表现是逐渐出现腰背疼痛和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僵硬明显,休息时疼痛和僵硬会加重,活动后可以减轻。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侧臀部间断性疼痛或者双侧臀部交替性疼痛。约1/4的患者可以累及髋关节,不但行走困难,而且下蹲和坐位更加困难,导致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背痛有什么不同呢?
腰背痛可以分为炎症性腰背痛和机械性腰背痛。炎症性腰背痛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具有标志性的特征之一。腰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并具有以下特征:40岁以前发病;隐匿性起病,说不清楚具体发病的时间;夜间痛,有时晚上会痛醒,多是下半夜,起床后减轻;休息后症状不能改善;活动后症状好转。活动期的患者可以有血沉、C反应蛋白增高,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有效。可以通过完善骶髂关节、脊柱的X线、CT或MRI等检查来诊断。
机械性腰背痛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主要是由于肌肉、韧带、椎间盘和骨的病变引起,例如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神经痛等。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加重,触诊时局部有压痛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等均可正常。通过病变部位的CT或MRI检查可明确病因。经热敷、按摩等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可缓解。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效果不理想。
仔细辨别患者的腰背痛性质,重视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造成残疾。
小黄来到风湿免疫科,我们给他做了相关检查,指导他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并要求他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站立和坐位姿势,低枕平卧,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小黄的腰背痛和左臀部疼痛缓解,行走和下蹲困难明显改善。
专家介绍:
戴生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上海市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等。2012年在全军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曾在日本留学两年。
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在风湿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擅长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治。
主编《银屑病关节炎》等著作。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奖项。获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上海市“浦江人才”等荣誉。
应诊时间:
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宜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