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抢救成功一例左心室破裂病人

2015-12-3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世界医疗网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经历了惊心动魄的40多天:患者从急诊直接送抢救室,再进导管室行穿刺、移至监护室抗休克,最后通过手术打开胸腔堵心脏“漏洞”……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一路紧追,不言放弃,终于为一名48岁的男性患者创造了一次重生的机会。明天,他将康复出院。

   世界医疗网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经历了惊心动魄的40多天:患者从急诊直接送抢救室,再进导管室行穿刺、移至监护室抗休克,最后通过手术打开胸腔堵心脏“漏洞”……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一路紧追,不言放弃,终于为一名48岁的男性患者创造了一次重生的机会。明天,他将康复出院。

  “另类”心梗十分蹊跷

  这名莫姓患者有15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今年11月初,其无诱因情况下发热,自行服用感冒药等对症治疗,之后出现心前区阵发性胸闷、胸痛,前往医院急诊,心电图、心梗等检查无异常,医嘱“不适及时就诊”。

  不料,11月13日下午,患者突然自觉胸闷加重、呼吸困难,伴头晕、出冷汗。由家属送至市六医院急诊时,患者表现烦躁,四肢湿冷,心跳每分钟135次,血压只有50/30mmHg。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下壁+后壁心梗,心源性休克。

  患者被紧急送至200米外的造影室。“打算紧急放置支架的。但造影提示,只是回旋支中远端完全闭塞。这种心梗,完全不应该出现如此严重的休克。”参加现场抢救的主任医师陆志刚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超声下,心脏最外层的心包与紧贴着的心肌之间,多出一片“暗区”,并且内在呈现不同寻常的凝冻状物质。尝试着穿刺,没有抽出一丁点儿液体。心内科主任魏盟告诉记者,急性心梗患者中,大约有5%左右的人就是死于心包堵塞。“过程非常之快,完全没有救治的机会。”

  情况比预计要严重得多。陆医生紧急联系心外科主任励峰。电话中,两人讨论了多种可能性,考虑心脏破裂的概率极高,“而且可能从破口流出的血暂时凝固着。”正在交大开会的励主任同意心内科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的方案,同时发出开胸手术的集结令。

  火速集合探“出血口”

  此时已过周五下班时间。包括心外科赵金龙、倪寅凯,体外循环张柽,麻醉科胡强、倪雪珺,手术护士孔汤艳、夏雪来等在内的十来人心外科手术团队,接令后都从家中重返工作岗位。

  晚上8时,距离急诊冠脉造影诊断“心包填塞”一个半小时、床旁超声后尝试心包穿刺未果30分钟,患者心包被切开。从心包开口处往里看,心脏表面满是大量新鲜血块。快速用镊子、吸引器等清除约600-700毫升血块后,最艰难的探查“出血口”的过程便开始了。

  在手术医生面前的“线索”有三条:一是依照心脏造影提示的“回旋支”阻塞,出血口应该在心脏“背面”靠脊柱一侧;二是往血块集中处寻找;三是凭肉眼观察,判断哪里是心肌坏死最严重的地方。

  手术台上没有任何人有十足把握。何况,左心室承担着心脏主要的收缩功能,心肌层最厚,通常螺旋状走向的出血口如同“风暴眼”,在心脏表面根本看不见。支撑手术成功的,是团队的精诚合作与综合能力,以及对挽救生命的一份信念。

  历经难关转危为安

  10分钟清除血块。10分钟找到出血处——心脏后壁两处长约0.4厘米的裂口。

  患者与手术团队,都是幸运的!

  在坏死的心肌区域修补,风险重重:或缝合太“多”没有腔隙,会影响心脏功能恢复;或缝合太“小”,原本已“烂糟糟”的心肌再加上针眼,也许心脏一复跳,立马就重开“血口”。

  励主任仔细权衡,选择用两条一指宽、六七厘米长的双层涤纶补片,在出血口左右间隔两厘米处的正常心肌上先作“固定”,然后再中间缝合,将坏死心肌全部“夹闭”。

  心脏停跳57分钟后,重新开始工作。“我们没敢立即关胸,真怕心脏一收缩,又会破裂出血。”守在手术台边静静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待确认“彻底止血”后,深夜11时30分,励主任缝合心包,并“锁合”胸骨。

  尽管又历经术后休克、感染、肾功能衰竭、伤口不愈合等难关,但在上海市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白衣天使的帮助下,48岁的莫先生终于战胜“心脏破裂”,创造了一次生命的奇迹。

  主刀的励主任更是激动不已——做心外科医生近20年,“这还是平生第一次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心梗导致心脏破裂的病人”。患者目前已能一次下地活动半小时以上,心脏功能等指标也完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