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肠道微生态知多少?

2019-01-07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什么是菌群失调症?怎么预防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人体胃肠道、皮肤、生殖器官、口鼻腔和咽喉等部位,其重量达1.27公斤以上,其中肠道微生物约占总重的80%,重达1kg。

  健康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统称为肠道微生物,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是指肠道内寄生的细菌。

  肠道细菌的数量高达百兆以上,种类超过1千种,大致可以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类。健康个体肠道内的菌群按一定比例组合,各细菌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一定数量和比例的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态平衡破坏,比如年老体弱、危重症、免疫抑制治疗和放化疗患者,尤其是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的患者,肠道有益菌被抑制,致病菌生长,从而引起菌群失调,表现出腹痛腹泻等相应的临床症状,我们称之为菌群失调症。

  目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比如抗生素相关腹泻、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症IBS、结直肠癌,以及心理精神疾病如自闭症等。

  临床上肠道菌群失调症表现为发热、稀水样便或粘液脓血便、腹胀腹痛等,使用抗生素后先好转再恶化是其重要的特征。

  目前常见菌群失调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真菌性肠炎等。根据病史、体征、临床表现,结合肠道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结肠镜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肠道菌群失调是如何发生的?

  概括起来与患者年龄、饮食、服用药物、个体差异及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年龄是影响肠道菌群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菌群构成发生着显著改变,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含量逐渐减少,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等致病菌/潜在致病菌含量逐渐增加,这必将深刻影响肠上皮细胞的功能;饮食可显著改变粪便的菌群构成,纤维饮食能维持肠黏膜细胞正常代谢,减少细菌易位;肠道菌群在参与诸多药物代谢的同时,受到药物本身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如林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容易引起菌群失调,使耐药的艰难梭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尽管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肠道菌群构成的不断变化,但同一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肠道菌群构成会维持相对稳定,而对不同的个体而言,考虑到宿主、环境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用,肠道菌群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来源于肠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能有效阻止肠道细菌的入侵。一旦肠黏膜合成或分泌IgA发生障碍,可引起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引起菌群失调,临床表现为腹泻。新生儿菌群失调失调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

  首先在不断增强患者抵抗力的同时,积极去除原发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所谓的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总称,益生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能有效刺激肠道有益菌的生长,间接抑制致病菌或潜在致病菌的生长。而合生元是两者的统称。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在酸奶制品中,在临床中也较早使用,比如妈咪爱、培菲康、米雅等。可见,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把握适应症,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并辅以各种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维护肠道菌群稳态,避免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

专家介绍

  王志刚

  外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主任。

  临床主攻胃肠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在上海六院率先规模化开展各种类型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特别是率先开展了双镜联合胃肠肿瘤根治术。

  近年来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肠癌多学科整合门诊,为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局部晚期和复发大肠癌患者经MDT充分讨论评估后,成功实施了各种高难度的挽救性手术。包括全盆腔脏器切除术、联合骶骨直肠癌扩大根治术、肠癌复发灶与肝转移病灶联合切除术、后腹膜淋巴转移清扫术、腹膜肿瘤细胞减灭+温热灌注治疗、联合大血管置换的复发肠癌再手术等。在全国会议上率先提出“复杂肠癌”的概念,积极倡导晚期肠癌“慢病全程管理”的理念,和对晚期肠癌“更加积极的外科干预”的临床策略,率先采用3D重建技术对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精准的术前评估。每年举办复杂肠癌多学科诊治研讨会和国家级继教学习班。这一系列的临床工作和基于胃肠肿瘤数据库成功构建复发预警模型等研究工作奠定了上海六院胃肠外科在国内本领域的学术地位。

  曾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上海交通大学百人计划、上海交通大学高原高峰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获得上海市青年岗位工作能手、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7年于美国结直肠外科排名第一的克利夫兰医院访学,师从前美国结直肠协会主席Victor.Fazio教授。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胃肠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复杂肿瘤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肠内与肠外营养学组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专委会理事等多个学术任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课题十余项,累积科研经费三百余万元。带教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5名。参编专著多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复杂肠癌多学科整合门诊:周一下午

  挂号预约方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公众号


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陈红旗(医学博士)王志刚(主任医师,博导)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