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临危不惧拯救生命,戮力同心守望健康

2021-02-24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白衣执甲,默默付出。支撑他们如此无私奉献的共同信念是什么?他们说,是为了这个城市的安全,我们的点滴付出,值得!

  一个月前,上海的“疫情波动”就像近乎平静的湖面又荡起了一丝涟漪,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

  正值此时,一位年仅33岁的浙江青年男子因“巨大脑瘤”火速来沪求医,不巧的是,由于疫情原因,刚住了一天的酒店全员隔离。隔离期间,患者“头晕头痛”症状逐渐加重,病人及家属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疫情防控人员主动排忧解难,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在严格防疫管控下转送至我院发热门诊。作为黄浦区疫情防控定点单位,我院责无旁贷,第一时间委派神经外科高年资医师“全副武装”后,面对面了解疾病详情。

  患者系“颅内多发肿瘤,考虑恶性可能大,瘤周水肿明显,中线结构及侧脑室明显受压并移位”,孙青芳主任仔细读片后表示:“患者颅内肿瘤血供极其丰富,恶性程度高,临近失代偿边缘,随时可能脑疝危及生命,抑或继发癫痫加速脑疝形成,病情危在旦夕”。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拯救悄然拉开帷幕。

  运筹帷幄于心

  作为一家二级甲等医疗单位,面对如此巨大的大脑深部多发恶性肿瘤,不得不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与极大的挑战。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疫情当头面对如此危重的患者,焦灼之情在所难免。作为一名老党员,孙青芳主任临危不惧,“义不容辞”揽下重活之后,随即“排兵布阵”,力求赢得更多主动权。

  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此类手术很可能是一场“持久战”,而且是一场重重防护之下的“攻坚战”,术中很有可能出血汹涌、脑组织异常肿胀、脑肿瘤全切困难、手术时间漫长。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孙青芳主任深知完善的医护和麻醉候补梯队极为关键,另外术中用血也需充分保障,并再三强调、再三告诫:毋临渴而掘井,术前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左起:手术室院感防控主管护师盛琛、神经外科团队部分医师:孙昱皓、孙青芳、李晓娜、郑励力、王宝峰

  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卞留贯主任获悉后第一时间对卢湾分院开展手术表示支持,并要求尽快完善术前相关准备,争得先机,以免病情突变。总院孙昱皓、郑励力、王宝峰及分院顾昌伟、李晓娜等医生也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表示积极支持手术,其间不乏年青党员同志。

  统筹兼顾于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既要有前方的医生护士英勇善战,也要有后方的各条战线群策群力。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落实黄浦区卫健委疫情防控指导精神,尽力缩短防疫战线,全院上下同舟共济。党委副书记、院长陆勇靠前指挥,全面协调。医务科副科长张文鹏事无巨细,周密部署,具体到每一项检查的转运路线、转运时机都精心策划,构筑起了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院感科科长周玲玲反复现场推敲、协调,既要确保万无一失,又要做到疫情防控“最优化”。

  左起: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顾昌伟、院感科科长周玲玲、手术室护士长付燕娣、神经外科主任孙青芳、医务科副科长张文鹏、手术室副护士长顾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质保障必不可少,设备科科长丁峰火速开辟绿色通道,筹集并落实好相关防疫物资;手术室护士长付燕娣,重症医学科(ICU)主任龙贻文多方协调、不厌其烦;兄弟科室顾全大局、主动退让,积极调整手术安排,为尽快腾出手术室、监护病床提供了有力保障。

  接力鏖战手术

  留观隔离区的72小时,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危机四伏。病人病情呈持续加重趋势,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强力脱水、预防癫痫等对症治疗,病人顺利转入手术室。麻醉、医护、后勤保障等各战线队员们“大白”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迅速武装到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全副武装

  麻醉是第一关,麻醉科主任陆志俊非常重视,率领精兵强将多重保障,麻醉得以顺利实施。

  护理团队由专职院感防控主管护师盛琛把关,其他经验丰富的护士全方位配合,确保医护无缝衔接。三层手术衣,三层手套,汗水湿透了衣裤。每位医生护士都很清楚,这是一场特殊的“持久战”,也是一场医护的“车轮大战”。为确保术者安全,孙青芳主任准备了两班人马,随时安排后备力量替补上场。关键时刻,谁都不想交出这根“接力棒”,特别是郑励力、顾昌伟医生,一直坚持着、坚持着……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每一分钟的坚持就可以让“队友”多一分钟休息。慷慨请战,逆行而上,俯仰之间,仿佛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都说神经外科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但三层手套之下还要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实属不易。卞留贯、孙青芳主任先后上阵主刀,尽管肿瘤血供丰富,术区渗血明显,但主任们急而不慌、忙而不乱,肿瘤得以彻底切除。6个小时很短,短的只有一瞬;6个小时也很漫长,那是决定患者一生的时长……终于,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医者大爱的孜孜不倦的身影,用短短的6个小时换来了患者的一生,用精湛的医术与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瑞金精神。

  术后病人安全转运至ICU继续治疗,党委副书记、院长陆勇和副院长胡俊峰早早在隔离区外等候,慰问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并了解病情,帮助解决后续治疗存在的困难。第二天,患者清醒拔管,肢体活动自如,对答流畅,大家如释重负,孙主任也终于笑逐颜开。此刻,我们真切体会到那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党委副书记、院长陆勇(中)和副院长胡俊峰(左)在ICU慰问医护人员并了解病情

  医护同心护航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手术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术后的监护治疗是另外一场不折不扣的“持久战”。医护的每一项操作、工勤人员的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考验着“闭环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有过2020年中秋节前后成功抢救脑出血美籍华人的实战经验,算是驾轻就熟,ICU龙贻文主任团队仍如履薄冰,认真细致做好每一项治疗。

  治疗期间,医院党委书记俞淑华、副院长胡俊峰等党政领导多次亲临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关注患者诉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党委书记俞淑华(左起第四)看望病人(左起第五)

  副院长胡俊峰(左起第一)、神经外科主任孙青芳(左起第二)和医务科副科长张文鹏(左起第四)在病房看望病人

  经过近两周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稳稳迈开步子,独立走出病区,顺利回家度过了这个特殊的来之不易的团圆年。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将散开,唯努力不可辜负。孙青芳主任携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默默地目送患者远去,无需喝彩却倍感欣慰。此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术前磁共振

  术后磁共振

  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见证了一次次人性本善的光辉。术前72小时,有9个团队围绕在患者身边与时间赛跑;术中为了“得胜回朝”,6个小时25人白衣执甲,三级防护,井然有序进行着生与死的较量;术后还有无数无名英雄为患者能站起来、能回家团圆,坚持14天默默地付出……支撑他们如此无私奉献的共同信念是什么?他们说,是为了这个城市的安全,我们的点滴付出,值得!

  本文供稿/顾昌伟

  文章来源/瑞金医院卢湾分院订阅号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