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媒体上不断地得知食品不安全的信息:鸭蛋、鸡蛋中含有苏丹红;多宝鱼有多种抗菌药物;香港发现内地运去的桂花鱼有孔雀石绿;粉丝、面粉用吊白块增白,使之烧不烂;用地沟油生产食品等。
加上以前报道过的:市场上出现了用非食品原料制造人造鸡蛋;变质桂圆用二氧化硫“整旧如新”;陈米或变质大米用矿物油“化妆“;用敌敌畏灭火腿上的苍蝇;白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过高;腌腊制品中含合成色素;用毛发、死猪狗、畜禽杂毛制造的含致癌物氯丙醇酱油;茶叶中含铅量,果冻、糖果及糕点中的合成色素、酱菜防腐剂,蜜饯中糖精等甜味剂、蔬菜农药等超标;肉制品含亚硝酸盐不符合卫生标准;用有毒的甲醛水发鱿鱼、蹄筋;荔枝用盐酸或硫酸催红;硕大的梨、番茄是用过激素的。
还有用工业酒精怠制假酒造成中毒和死亡;吃肉导致瘦肉精中毒;未烧透的福寿螺引起广州管园线虫发病;劣质奶粉致使婴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这些事例不免引起消费者感慨地认为:现在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上述问题虽然应该是都可以避免的,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是难以杜绝的。因为有些食品生产经营者道德水平低下,法制意识淡薄,而食物“从田头到餐桌”可能污染的环节实在很多,虽然国家有多个婆婆管,但部门之间很难有机衔接和协调,有人说“十几顶大盖帽管不住一个食品”的现象本人认为的确存在;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政出多门,有些标准之间有矛盾,使实施很困难;新食品添加剂管理不严,致使出了问题再处理已“来不及”了,例如孔雀石绿用于防治鱼、虾、蟹等水产品疾病,就是水产专家未经安全性评估提出的,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从而被广泛地用于水产生产、运输、经营,待到有关部门发现其存在不安全,且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而再提出禁止使用时已被水产生产经营者广泛地应用了,由于孔雀石绿价格便宜,应用方便,防病效果好,所以再要全面禁止就很困难了;目前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对违法者以经济处罚为主,“不痛不痒”的罚款起不到惩戒作用,所以仍有一些不法分子敢于违法生产那些专供市场,自己不吃的食品。
因为公民健康权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所以现在国家正在修订原有的《食品卫生法》,将其改为《食品安全法》,从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不安全情况一定会好转。
作为消费者,在当前情况下,有什么方法来规避可能存在的危害呢?下述意见供参考:
1. 注意信息。凡是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某种违法食品不要去买。
2. 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有“平常心”。应该用“老眼光”审定传统食品:粉丝、大米、面粉的颜色不要太白,否则可能是加了增白剂的;鸡蛋和鸭蛋的蛋黄正常颜色应是黄的而不是鲜红的;草莓、猕猴桃不要挑选太大的,可能是使用过膨胀剂的;购买猪肉不要只看“精”,宜选择皮下脂肪在0.8 厘米以上的,否则可能是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总之不要以为漂亮的、好看的、大的、看上去舒服的就是好的。
3. 到大店购买有品牌的食品。毕竟大店的管理相对而言比较好,食品质量总体上是有保证的,如果万一发现伪劣食品也容易得到补偿。不要在摊贩(特别是无证摊贩)购买加工食品,价钱便宜的食品往往是用劣质原料或在较差的条件下生产的,因此风险是很大的。
4. 也不要以为贵的一定是好的。有的食品由于加入了不该有的成分,虽然改善了食品的感官性状,但也增加了成本;有的是不法分子为了显示其“高科技”,必定要抬高销售价格,如用喂含苏丹红饲料后产的鸭蛋,其做的咸鸭蛋就比普通咸鸭蛋要贵很多,所以不要以为价格高的一定是好的。
5. 对蔬菜、水果应“特别关照”。购买完整的,不买表皮破损的,并尽可能认真清洗:黄瓜、南瓜、丝瓜、生梨、苹果等蔬菜、水果最好去皮后吃,这样做虽然会损失表皮中营养素,但可减少表皮中比“体内”可能存在较多有毒农药的摄入,也可使用食品用的洗涤剂清洗表面(注意,最后要冲洗干净)。“打蜡水果”一定要去皮后吃。蔬菜、水果应先用清水洗过后再在清水中浸半小时,尽量让其中可能存在的农药被溶出。
6. 不买散装食品。因为散装食品不但被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很可能是无证生产的,或是过了保质期而拆包后销售的。有的零拷食用油在打开包装后掺加了劣质油,有的酒是用工业酒精配制的,因此宜购买定型包装食品。
7. 有的饮食习惯要改一下。根据目前的市场食品质量情况,应不喝用桔皮泡的茶。
8. 吃多种食品。不但可以从不同食品中获得各种营养素,有利于平衡膳食,而且若某种食品中虽然含有一些不该有的有毒物质,或是某种有害物质超标(国家卫生标准有相当大的安全系数),如果吃进去的量很少时,在多数情况下就不会造成危害。所以常吃多种来源或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食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不大可能会摄入足以致人健康危害的剂量,造成机体疾病。
本文作者/蒋家騉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