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刘大爷已经退休了,每天在家散散步、带带孙子,过得其乐融融,但刘大爷却一直有个心病。3年前刘大爷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了后腹膜有个肿瘤,在多家医院就诊后,都被认为位置复杂,难以手术,最后刘大爷选择了中药治疗。
今年4月份,刘大爷夜间突然出现呕血伴有黑便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被收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经过治疗后,刘大爷的出血症状得到稳定,医生们考虑是这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
经过检查后,医生们也发现了这个刘大爷的“心病”,追加询问患者的高血压情况后,发现他的血压一直存在波动,偶尔会升的很高,持续几分钟后又可好转,服用药物控制尚可,结合对血浆儿茶酚胺的检查,医生们认为这是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大,进一步进行三维重建检查后,经过讨论和分析,认为肿块还是存在切除的可能。
手术中发现了左侧包膜完整的后腹膜肿块,直径6.0cm,部分包饶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及脾动脉起始处,向下经过胰腺体尾部后方,蔓延至左肾上部,进入肾门,并侵犯左侧肾静脉及肾动脉,触碰肿块后,血压明显上升。
经过4小时的紧张手术,将肿块从肝动脉,腹腔动脉上完整剥离下来,但由于肿块侵犯肾静脉严重,无法保留,对左侧肾脏进行了联合切除,困扰刘大爷多年的“心病”被医生们“取走”了。
腹膜后肿瘤,一般是指位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包括原发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及由其她部位转移来的继发性腹膜后肿瘤。
临床所指的腹膜后肿瘤,一般是指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成分复杂,病理学上大体可分为来源于间叶组织、神经组织、胚胎残余组织以及来源不明的肿瘤四类。
其中恶性肿瘤占80%,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多见,且一般以局部复发为主,不易出现远处转移。良性肿瘤以神经鞘膜瘤、畸胎瘤和囊肿多见。其中儿童以畸胎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见,成人以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和脂肪瘤多见。
有研究显示该病多发于我国华北地区,男女发病比例约1.3:1,发病平均年龄41.8岁。
由于腹膜后间隙空间较大,位置较深,患者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直到肿瘤侵及、压迫、阻塞周围器官后才出现症状。腹部肿块、腹痛、腹胀、临近器官压迫症状是最先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和CT。
腹膜后肿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除了恶性淋巴瘤和生殖源性的肿瘤)。所以凡是诊断为腹膜后肿瘤的患者,不论良恶性,不论体积大小,只要没有手术禁忌症,均应行手术探查。
但由于肿瘤一般位置深在,难以早期发现,一旦确诊,往往肿瘤已较大,同时肿瘤常累及腹膜后血管、神经以及脏器,难以确定其切除边界,导致其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切除率较低,腹部增强CT三维重建可以立体显示和精准评估肿瘤与周围脏器、重要血管的关系,对于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以外,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者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行化疗或者放疗来改善预后,放疗包括术前、术后外照射和术中放疗。化疗则包括全身静脉化疗、介入化疗、腹腔内化疗以及新辅助化疗等。
专家介绍
袁周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胆一组主任。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胆胰疾病的手术治疗,包括肝癌、胰腺癌、肝门胆管癌等,尤其是肝胆胰复杂手术,如肝门胆管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ALLPS、腹腔镜肝胆胰手术等。201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胰腺中心学习,对于胰腺良性肿瘤,提出以保留胰腺功能为主的“损伤控制性手术”。近年来开展精准肝胆胰良性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开展了数十个高难度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
学术地位和主要兼职
现兼任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胰腺疾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分会委员等职务,同时担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Tumor》等编委。
论文及获奖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参编专著3本,英文专著1本。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副教授袁周、卢家俊
特邀通讯员/顾海鹰
值班编辑/孙雯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