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 GLP-1受体激动剂中文叫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是近年来研发的新型降糖药。它是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同时还可以抑制胰岛β细胞的死亡,具有部分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另外还具有抑制食欲和延缓胃排空的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共同达到降糖的效果,同时还有轻度减肥的效果。目前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有两种: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每天给药1-2次,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给药1次。相较于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来说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给药更方便,患者接受程度更高。GLP-1受体激动剂的给药途径是通过皮下注射,这和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相似,以至于有些病人误以为GLP-1受体激动剂就是胰岛素。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我们国家糖尿病患者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年龄比较早,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
2.进食碳水化合物比较多,餐后血糖容易升高。
3.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国人内脏脂肪比较多,胰岛素抵抗比较突出。
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能有效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体重且低血糖风险较小。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后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同时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分析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能够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各国包括中国在内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均把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降糖治疗的二线用药,特别是在合并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中可以首先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每周注射一次,患者治疗依从性更好。有些刚开始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患者会出现腹泻、恶心、腹胀、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常是暂时的,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
专家简介:
李鸣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专业临床工作。发表论文7篇,参与撰写内分泌专著2部。多次参加国际及全国糖尿病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临床擅长强化血糖控制,甲状腺疾病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疑难甲状腺/甲状旁腺整合门诊:周四上午
本文作者/李 鸣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