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疲倦劳累,消化道大出血找上门
不少人在年前要置办年货,还要赶着春运大潮回家过年。回家过年这几天走亲访友胡吃海喝,按时休息的规律生物钟已被打破,整个人都劳累不堪。然而在劳累中,消化道也在倍受煎熬,一不小心就会“见红”出血。
节假日期间,不少因为消化道出血前来就医的患者,很多是连续多日出席各种聚餐活动,加上春节期间天气寒冷、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刺激,从而诱发消化道出血,其表现为腹痛加剧、恶心、呕血、黑便和便血。出血量大时,还伴随头晕、眼花、乏力甚至晕厥的症状。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施瑞华提醒,消化道出血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可以避免的,如生活饮食规律、睡眠充足、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都要到医院就诊。如果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大,甚至出现头晕眼花晕厥等症状,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二、大鱼大肉,急性胰腺炎来“拜年”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是,有鱼有肉才是年。然而过节猛吃这些大荤大油的食物,会刺激胰液过量分泌,激活大量的胰蛋白酶,引起胰腺坏死、出血,发生急性胰腺炎。还有一些患者本身就患有胆结石,但是并未出现症状,也就没引起重视。但在春节期间,食用高脂油腻的食物之后,诱发胆源性胰腺炎,胆结石掉到胰腺里,出现上腹部的剧烈疼痛。还有很多人吃了大荤的食物,又喝了酒之后突然发病。急性胰腺炎发病急、十分凶险,如果不及时发现对症治疗的话,也许1~2天的时间,就会发展成重症胰腺炎,这会危及生命。
因此,节假日期间切忌暴饮暴食和大量饮酒,特别是患有胆结石、胆囊炎、高脂血症和肥胖的人,这些都是胰腺炎高危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最好不沾酒。一旦进餐或饮酒后,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痛,向左腰背部放射,需立即就医。
三、过年太快活,消化道末端也受伤
春节期间,各种饭局、各种聚会,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乐哉快哉!吃完后再摆上一桌麻将,假期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快活”度过了。但是殊不知直肠黏膜很脆弱,难以承受过度刺激。痔疮等肛肠疾病常会来“拜晚年”,痔疮复发、肛周脓肿、肛内感染等疾病节后会出现增多的形势。
春节期间,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让人大饱口福,然而这些食品或多或少含有害毒素且偏酸性,过量食入会导致上火、胀气、消化不良、便秘、痔疮等病症频发。另外,吃得油腻很易引起便秘,而长期的便秘也是导致肛肠疾病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作息不规律,长时间地坐着,此时长期潜伏的痔疮乘势发难。
因此,不管是痔疮患者还是健康的人群,都应该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蔬菜、粗纤维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尽量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久蹲等。
四、胆结石患者要当心急性胆囊炎
对于胆结石患者,过年就是与美食诱惑大对战的关键时刻,一不小心还有急性胆囊炎发作的风险。对于患有胆囊疾病的人来说,荤腥吃多了,很容易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甚至引发胆绞痛。也许就是贪嘴多吃了几块红烧肉或是一个卤鸡蛋,结果就引发胆囊炎。
当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到达肠道时,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囊有结石,胆囊管受阻变窄,胆汁排出不畅,吃得过于油腻,分泌的胆汁排不出去,积在里面就会感染,形成胆囊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建民提醒,有胆结石特别是平时发生过胆绞痛的人,有手术指征的话,最好进行手术切除,不要因为避讳临近过年,而不进行治疗,一旦发病,痛苦的还是自身。另外,急性胆囊炎一般呈现右上腹的疼痛,容易跟胃疼等混淆,如果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时,建议进行B超检查加以排查。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出现胆囊穿孔等更严重的疾病。
五、避免诱发消化道疾病的“五条建议”
1.增强食品卫生意识。在家里准备聚餐时,食物的来源应保证干净,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千万不要购买。鱼、蛋、肉类等食品在食用前必须蒸熟煮透,生、熟食在存放和加工时必须分开。凉拌菜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加入醋、姜、蒜等有杀菌作用的调料拌匀再食用。
2.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不要因为节省而伤身体。因此,不论在家吃年饭还是外出聚餐,都要坚持所做或所点饭菜适量的原则。
3.外出用餐注意环境卫生,尽量不要到街头无证摊贩处吃东西。如果必须外出就餐,饭前一定要洗手,最好向餐馆要一两瓣生大蒜佐食,并将餐具擦拭干净再使用。
4.勤洗手、勤消毒。碗、碟、筷等公用餐具应清洗干净,消毒后使用。
5.加强锻炼,不暴饮暴食。
本文作者:世界医疗网江西报道组 刘正辉
通讯员:刘敏 石青青
值班编辑:张狮驼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