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开心过大年,选食冷链食品有技巧

2021-02-11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今年是大年三十,选购食材,烹煮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这是家家户户都在做的大事。那么,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正确选购与放心食用冷链食品呢?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备好各类生鲜蔬果。但是面对国内多地进口车厘子、鸡翅、啤酒等食品饮料外包装或内表面纷纷检测出核酸阳性等现象,今年各类食品(尤其是进口食品)是否还能放心吃,新冠病毒是否会通过食品或外包装传染给人,成为大家伙儿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虽然有不少进口货品在核酸检测中显示阳性,但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 

  核酸结果阳性不一定代表它有传染性

  “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的检测都会显示核酸呈阳性。”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核酸阳性表达的意思是物体曾经被病毒污染过。不论病毒是死是活,核酸检测都可以检测出病毒曾经留存过的痕迹,对于物体表面或是食品,即使是失去活性的病毒依然能够核酸检测“呈阳”。

  有发现在物体表面核酸阳性的案例,但是能传染给人的案例很少,核酸结果阳性不一定代表它有传染性,要看它污染的量,另外污染的病毒是不是有活性。目前并没有发现普通消费者因被病毒污染的进口商品而感染,过去有从事搬运或食品加工的人员感染,主要是因为接触次数多、时间长。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也明确表示: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实现将新冠病毒灭活,消毒后再接触表面,感染风险非常低。

  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口水果一般不会造成感染。专家表示,和冷链食品相比,水果的储存温度更高,病毒不会在水果表面存活太长时间。但由于冬季气温低,病毒在集装箱、货柜表面存活时间就会延长,所以更要勤洗手,防止病毒通过接触外包装而传播。

  冷链食品如何吃得放心?

  冷链食品包装核酸检测屡“中招”,主要存在以下因素:一是被污染的冷链货物多来自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二是新冠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冷库环境更易存活;三是进口冷链食品数量多,核酸抽检难以发现所有潜在风险。

  对进口食品方面,公众不必过度紧张,也不可麻痹大意。专家提示,公众收到进口货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各层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处理完后及时规范洗手。同时,包装箱、包装盒消毒后应及时丢弃或销毁,尽量不带入室内,建议进口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1、咋选购

  √ 在购买冷冻冰鲜产品时,应到正规的市场和超市,并在指定区域进行购买。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可要求查看已消毒证明;不要采购没有明显信息来源的冷链食品;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尽量减少购买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产品,必要时做好外包装消毒。

  √ 选购时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或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

     √ 购物后双手避免触碰口、鼻等部位,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

  2、咋处理

  √ 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可用浸泡搓洗方式。

  √ 切割冷冻冰鲜食材时,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清洗或接触生鲜食材后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应先使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洗手至少20秒,最好能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洗手后才能接触熟食。

  √ 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 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对厨房的台面、器皿表面经常清洁并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经常高温消毒处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

  3、咋烹调

  √ 烹调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应烧熟煮透,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开锅后再保持10—15分钟;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食品。

     √ 家庭成员或多人共同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经冰箱冷藏后的剩余食物,要彻底加热后才可食用。

  4、咋储存

  √ 冷冻冰鲜食品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要存放过长时间,与熟食要分层存放。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20℃的条件下仍可存活,建议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理消毒。食用冷链食品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 尽量去除食材原外包装,按需要将食物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裹放入冰箱,防止原外包装污染冰箱。

  采编整理/张晓章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陈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