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视界 >

儿童多动症需要治疗吗?

2020-12-02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儿童多动症是怎么回事?多动症患儿一定都多动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呢?多动症患儿是否要治疗?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 顾海鹰报道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现代儿科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任性、冲动、学习成绩波动为特征,且可有其他同病,如对立违拗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及行为障碍等。现在医学上已改称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患儿一定都多动吗?

  不,多动症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多动表现。本病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意型,多动型及混合型,以注意缺陷为多数,这型患儿多动症状不明显。

  多动症的发病率高吗?

  据上海地区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7%左右。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高的可达20%,低的仅1%,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差别也很大。

  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一个正常多动的孩子还是确实患有多动症?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医学角度来说,就是多动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临床上,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出生时有无窒息等脑损伤史及生长发育史。了解症状的具体细节,神经精神检查、智力测验、注意缺陷测定仪及量表检查等,就可知道一个多动的孩子是正常的顽皮儿童还是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多动症患儿的多动与注意不集中,是不能自我控制的,因此屡教不改,即使曾为此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惩罚,明知不能为,却又重复为之,不能自控,这是有病无病的重要临床标志之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测定仪只能反映被测孩子当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严重程度如何,但不能仅此作出多动症的诊断,因为引起注意缺陷多动的疾病很多,就像体温表一样,只能反映被测者当时的体温,但不能就此作出发热的疾病诊断。

  注意缺陷多动量表(DSM-IV)是国际通用的诊断量表,意义很大,也是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的诊断量表。

  多动症患儿是否要治疗?

  如果不治,会有什么后果?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外专家和家长都用药物治疗,但国内许多家长都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用药物治疗,听之任之,而医师们认为可治可不治的也不少。

  近几年来,我国在用药治疗方面有很大的概念变化,医师们都认为多动症患儿必须给予较长时期的药物治疗,这是基本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加上其他的一些治疗,如心理教育矫正治疗法。

  作为患儿的家长,接受药物治疗才算真正的爱护孩子,不要惧怕药物的副作用。多动症常用的药物(药名略)可能遇到的副作用是影响患儿中餐的食欲,对身高、内分泌、脑发育等均无影响。还有最新的一种非神经兴奋剂药物(药名略),副作用小,对癫痫患儿也能用,比较安全。

  倘若不治疗,一则影响患儿当时的学习成绩和行为,另则会有将近30%的患儿演变为成人多动症,影响其今后的学业和事业的成功,有的甚至出现犯罪行为,如偷窃、伤人等。因此,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必须及时进行正规的治疗。

  专家介绍

  王子才

  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儿科行政主任,市六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特殊教育专业客座教授,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科及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医学顾问,上海医学会小儿神经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卫生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儿科组成员、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委员会小儿康复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委员会小儿康复医学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1-1992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任客座研修员。现任《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顾问。

  擅长小儿神经专业,对癫痫、小儿脑瘫、智力低下及儿童行为发育心理障碍有深入研究,主编专著三本,参编五本。曾获上海市科研成果奖一项。2016年获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与康复医学委员会联合授予“特殊贡献奖”。2017年获上海市医学会“康复引路人”奖。

  擅长小儿癫痫、脑瘫的早期诊断及家庭康复训练、小儿心理行为障碍测验与分析。

  应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以当日挂牌为准)

  本文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子才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张狮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