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婴儿肝炎综合征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

2014-09-10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病因和发病机制】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包括: 1 .感染 包括肝脏的原发性感染和全身感染累及肝脏。临床上所谓的 TORCH 综合征包括了主要的感染病原,即弓形虫( toxoplasma )、风疹病毒(

【病因和发病机制】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原因包括:

    1.感染 包括肝脏的原发性感染和全身感染累及肝脏。临床上所谓的TORCH综合征包括了主要的感染病原,即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as,CM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以及嗜肝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B组、埃可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厌氧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以及一些条件致病菌,往往在全身感染时累及肝脏。近年来梅毒螺旋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等引起的肝炎综合征仍不容忽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新病原体的母婴传播引起的肝炎综合征亦应引起注意(参见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章节)。

    2.先天性代谢异常 先天性代谢异常一般为酶缺陷,使正常代谢途径发生阻滞,常可累及肝脏,但只有少数会引起严重的、持续的肝损害。一般来说,代谢性贮积症都伴有显著的肝肿大,而有肝损伤者往往为中等度肝肿大。按其种类包括:

    (1)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症等。其中与肝炎综合征相关的糖原贮积症主要有Ⅰ、Ⅲ、Ⅳ型(参见第八章相关内容)。

    (2)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异常:如遗传性酪氨酸血症、高蛋氨酸血症等,可以造成持续性肝脏损伤。

    (3)脂质代谢异常:系一组遗传性疾病,由于类脂质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遗传性缺陷,使得原本能被该酶分解的某些类脂质沉积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组织内,呈现充脂性组织细胞增殖,如戈谢病、尼曼-皮克病、Wolman病等。

    (4)胆汁酸及胆红素代谢异常:如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包括PFIC-1型:Byler病,FIC1缺乏,ATP8B1基因缺陷;PFIC-2型:BSEP缺乏,ABCB11基因缺陷;PFIC-3型:ABCB4/MDR3基因缺陷。Citrin缺乏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Aagenses综合征(遗传性胆汁淤积伴淋巴水肿)、新生儿Dubin-Johnson综合征(MRP2缺乏症)、Zellweger综合征(脑-肝-肾综合征)等。

    (5)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由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中和白细胞弹性蛋白凝固酶等抗蛋白酶作用减弱,使自体组织遭到破坏而致病。可造成肝细胞损伤、汇管区纤维化伴胆管增生以及胆管发育不良等类型改变。

    3.胆道闭锁、胆管扩张和肝内胆管发育不良。

    (1)胆道闭锁:是发生于胎儿后期、生后早期及新生儿期的一种进行性病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内和肝外胆管阻塞,使胆汁排泄的通道梗阻,并逐步形成不同程度的胆道闭锁。多数学者认为围生期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所致的炎症病变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因胆道炎症原因造成胆道闭锁占80%,而因先天性胆管发育不良造成胆道闭锁仅占10%。

    (2)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多种因素参与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胚胎时期胰胆分化异常,胆总管和胰管未能正常分离,胰液反流入胆管,胆总管远端狭窄,胆道内压力增高,Oddi括约肌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是本病的综合致病因素。

    (3)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男性多见,一般以复发性胆管炎为主要特点。可伴有先天性肝纤维化、肝外胆管扩张或其他纤维囊性病。

    (4)Alagille综合征、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狭窄、胆汁黏稠/黏液栓等。

    4.毒性作用 如药物作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等。

    5.其他 包括肝内占位病变、累及肝脏的全身恶性疾病,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以及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