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蔡晓敏报道 今年2月中旬,一位病情特殊的62岁男性患者就诊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魏丽教授专家门诊。患者因周身骨痛、行动困难坐着轮椅来诊室就诊。
患者刘先生曾经是运动员,但是7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腿部疼痛伴进行性加重。最开始他并没有太在意,但是近1年开始,刘先生明显觉得病情快速进展,以至于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必须依靠强力止痛药物才能缓解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患者刘先生最开始在外院门诊检查发现前列腺肿瘤指标轻度升高,骨显像显示周身骨质破坏严重,外院初步考虑前列腺肿瘤多发骨转移可能,立即进行了前列腺肿物穿刺活检,但是穿刺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病变。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使他更加疑惑了:“我怎么就骨转移了,我到底是不是骨癌啊?”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他。
当患者刘先生再次仔细翻看自己既往的检查结果发现一个叫“甲状旁腺激素”的指标明显升高,高达3569pg/ml(正常参考值为15-65 pg/ml),前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魏丽教授的专家门诊就诊。
魏丽主任接诊后初步考虑为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进一步迅速详细诊疗,随即将患者收入临港院区内分泌代谢科病房。
入院后,肖元元主治医师完善了相关的检查。患者同时存在高血钙、低磷、碱性磷酸酶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235μmol/L)、肾结石、膀胱结石、肝脏钙化灶等周身多处钙磷代谢异常。超声医学科颈部超声显示左侧甲状腺腺体内存在实性肿物,考虑“甲状旁腺肿瘤”可能。核医学甲状旁腺+颈胸部SPECT/CT显像明确提示左侧甲状腺下极占位。影像学检查全身骨摄片显示骨质疏松、指骨膜下骨吸收、长骨棕色瘤、颅骨斑点状脱钙等表现。高钙抑制试验显示患者在输入高钙后仍无法抑制体内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大于2000 pg/ml)水平,表明甲状腺旁腺能够自主分泌。综上所述,考虑刘先生的根本病因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肿瘤所致。同时伴有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25 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低于 10 ng/mL。确定了病因后,即为刘先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通过与该院徐汇院区甲乳疝外科主任樊友本教授详细沟通和讨论,确定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樊友本教授团队在18年前建立甲状腺外科亚专业学科时就启动了甲状旁腺疾病诊治的“6+5+1”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主要负责组织疑难病例多科会诊、实施精准手术诊疗方案,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年手术量达150例,成功率大于99%,并发症率小于1%,其中三分之一是全国误诊漏诊的危重病人。
由于患者术前即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樊友本教授团队在接收患者后第一时间邀请了肾脏内科主任汪年松教授对患者肾功能不全方面进行术前指导。汪年松教授仔细分析了患者的病例特点,着重分析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之间的关系,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很容易发生继发性甲旁亢,其机制主要是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可以使体内钙磷代谢发生异常,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和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甲状旁腺激素造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但是这类情况往往发生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充分的患者中。刘先生虽然术前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但肌酐水平尚未达到肾功能衰竭的程度,所以综合考虑刘先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在于长期血钙升高产生肾结石进而对肾脏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樊友本主任团队安全及时顺利地为患者刘先生切除了3cm左侧下位甲状旁腺大腺瘤(正常旁腺仅绿豆大小)。患者术后即刻检查甲状旁腺激素指标迅速恢复至24 pg/ml,精准的手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术后,汪年松教授团队继续接管患者,为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情况对症治疗,在肾脏内科团队的精心诊治下,患者的肾功能慢慢恢复,血肌酐水平较前明显好转。术后患者全身疼痛逐渐减轻,再不需要吃止痛药了。甩掉了轮椅,逐步恢复正常走路。困扰刘先生多年的疾病终于得到了治愈。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