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62岁,年初发现双眼视力低于0.1,检查后发现她得了老年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属于后囊下型,非常影响视力。我们分别于3月份4月份为其实施了白内障手术。术后双眼视力均恢复到1.0。李女士开玩笑说这下做饭就干净了,灶台上脏东西看得清清楚楚。术后不久李女士复诊的时候告诉我们发现一个惊奇的事情,原来每天晚上经常起床“散步”的李女士,竟然晚上睡得很香了!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白内障可以影响睡眠质量,原因在于白内障可以影响到人的正常生物节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和抑郁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慢性睡眠障碍困扰着40%~70%老年人。睡眠障碍可以表现为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夜间入睡困难、睡眠中发生觉醒的频率增加以及白天精力下降和困倦等。这种情况与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合并全身疾病,如男性前列腺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关。除了上述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外,在研究视觉疾病时,发现老年人的睡眠节律紊乱与视觉系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白内障影响睡眠质量与蓝光受阻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人类接受外界的信息90%来源于视觉系统,主要通过光感受器细胞接受光刺激后,由经典的视觉传导通路形成视觉。但是,观察发现一些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患者仍可以保留一定程度的光敏感性和瞳孔对光反应,同时可以保持正常的昼夜生活节律。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缺少光感受器细胞的小鼠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昼夜活动节律,同时随着给予光照条件的改变而使自身的昼夜节律发生变化。然而,当小鼠的眼球被摘除后,它们丧失了昼夜节律。这些发现说明眼球,而非单纯光感受器细胞,对于维持昼夜节律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光感受器和光传导理论模型并不能解释以上现象,提示眼底视网膜内可能存在光感受器细胞之外的另外一条光感受通路。
自1998年始,科学家在非洲爪蟾的表皮黑色素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视蛋白质,将其命名为黑视素。之后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一小部分神经节细胞中也发现了这一蛋白质的存在。后来,又有科学家发现在缺少光感受器细胞的视觉传入的情况下,表达黑视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以对光刺激表现出光感受反应,提示其具有独立的光感受功能,被命名为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人类视网膜覆盖着大约3000个散在分布的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组成的光感受网络,这些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只占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0.3%左右,但是这为数不多的细胞在人体生理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能接受周围环境中来自多方向的光线,进行调节生物节律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提供了条件。在光照的刺激下,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下丘脑立即发出信号,下调褪黑素的合成。当黑夜降临时,下丘脑所控制的生物周期也到达相应的时相,这时黑暗就促进松果体合成褪黑素。机体内褪黑素水平的高低与时间的昼夜变化保持一致,而这种变化的感知来自于眼底视网膜的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种细胞对于光照最敏感的吸收波长约为480nm,这个波长属于蓝光。
天空中最主要的光线波长在477nm左右,与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最敏感的蓝光波长(480nm)接近。这些作用包括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调节核心体温,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增加心率变化的范围,缓解抑郁情绪,改善睡眠的质量,争加心率变化的范围,缓解抑郁情绪,改善心情状态、觉醒状态、认知能力,提高反应能力等。环境的光照度则与失眠和抑郁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阻碍蓝光对眼底的保护作用:
适当的光照对于维持生物节律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应该知道,强光可以导致眼底视网膜细胞损伤。营养、环境、健康习惯和年龄增长引起的黄斑病变。随着暴露于蓝光时间的延长,光线对于眼底视网膜的损伤不断积累,可导致黄斑变性加重。
除了年龄的增长可以引起晶状体的蓝光透射率降低外,随着白内障晶状体核颜色的加深,核密度的增加,晶状体对于蓝光的通透性也随之明显降低。关于白内障摘除手术对老年人视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主要属于蓝光波长范围的400~500nm的光所对应的色调更加难以辨识,而白内障术后,这些患者对于上述波段的光所对应色调的辨识能力显著提高。
应对措施:
由于蓝光是参与调节生物节律的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最为敏感的可见光波段,因此关于蓝光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蓝光缺乏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仍然是目前科学家和眼科医师争论的焦点。
既然白内障可以视力及影响睡眠质量,但同时白内障可以挡住蓝光,保护黄斑。作为患者,如果发生了白内障,应该尽早就医,根据病情确定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另一方面白内障手术后在过强的阳光下尽可能戴墨镜,挡住部分蓝光,减少黄斑的损伤。
吴强(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