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赵青青报道 11月27日下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报告厅成功举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朝春当选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顾璇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谢春毅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费智敏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朝春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骆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潘耀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钟春龙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珏教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于芸女士等出席会议,熊一主持成立大会。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会议开始前,还召开了预备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于芸秘书长宣读选举办法并主持选举工作。
神经外科是急、危、难、重症患者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这为神经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会议伊始,谢春毅院长致欢迎词,他指出,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促进中西结合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神经外科的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增加好的治疗疗效和效果,为专业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推动神经外科的创新发展。
费智敏主任作第二届专委会工作总结报告,他 希望第三届专委会成立后,能够秉承“顶天立地”的原则,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宣传中西医协同,强调整体或系统的治疗理念。在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时,尽可能地加上中国的声音,中西医结合的声音。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先行;学科合作、规范诊治;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等多措并举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抓手。
吴骏老师作第三届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首先对学会专委会新规条例展开解读:一、本次专委会换届委员比例大于30%。二、专委会副主委不能连任大于两届。三、委员中50岁以上人员小于50%。四、中级职称占比小于委员总人数10%。五、本专委会委员不能担任超过3个其他委员会委员。六、副主委中副主任医师占比小于20%。七、同一法人单位委员人数不能大于5名。其次对本次专委会换届分布作具体介绍。
于芸秘书长在本次专委会成立大会上宣读《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第三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的组成,经民主协商等额选举,报学会同意由以下同志组成。名誉主任委员费智敏,主任委员于朝春,副主任委员张义、张珏、钟春龙、骆纯、潘耀华,秘书吴骏,常务委员王旭辉、王晓强、史之峰、冯东福、齐向前、许政、李学民、李轶、余勇、陈世文、赵希敏、姜晓东、谢嵘、缪皑驰。委员丁赵琦等52位,青年委员马成鑫等15人。
顾璇副会长为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及名誉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于朝春主任委员宣读当选主任委员就职感言,他表示,新一届专委会将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将专委会工作做到做实做好。对未来工作,他提出三点计划,第一点是加强学术交流,扩大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影响,提高专委会的声誉。第二点是加强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中青年的后备力量,加强科普宣传,鼓励青年医师下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第三点是发展中医针灸和推拿的治疗优势,推动针灸和推拿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积极吸纳先进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助力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的相互融合。
顾璇副会长发言表示,希望神经外科专委会能够将学术引领与科普宣传相结合,工作扎实落地。她表示,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希望专委会能够注重年轻一代神经外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最后强调规范办会、严格办会,党建引领办会,将是未来学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美术设计/刘丹红
本文摄影/彭小池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