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 孙连洲 张娣娣 申琳琳 报道 用机器人做手术,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10月15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成功开展全市首例机器人微创手术,先后为两位患者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三叉神经痛”!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集多项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综合体,其用途广泛,在临床外科被大量应用。手术机器人的主要优势是能通过小切口进行微创手术。
71岁的吴奶奶4年前就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右侧面颊部针刺样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遵医嘱口服“卡马西平”等多种药物,效果欠佳。半年前,患者右脸疼痛日渐加重,每次疼痛持续时间长,还伴随头痛和吞咽困难等问题,现在甚至连日常说话、吃饭、洗脸都可诱发,老人苦不堪言。
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各项术前检查结果,王旭辉主任带领淮安市中医院脑外科团队开展了细致严密的分析与讨论。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决定实施机器人辅助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该手术精准、高效,极大提高定位成功率,避免了徒手盲穿损伤其他组织的风险,更适合年纪较大、身体较弱,因担心手术而比较焦虑的患者。
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的机器人定位是精准的3D结构光定位,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在患者面部投射结构光,通过3D相机捕捉面部形态,并与术前CT影像进行融合,实现精准的面部定位。
王旭辉主任带领脑外科团队先在导航软件上规划穿刺路径,再将穿刺针安装在机器人上。机器人根据规划路径自动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和深度,可精确到毫米级,避免了其他组织的损伤,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穿刺针进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后,王旭辉主任通过C型臂X光机确认针尖位置,将一个微小的“球囊”放到“三叉神经半月节”的位置进行压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充盈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1~2分钟,随后取出球囊,患者疼痛即可消失,术后患者脸上只留下一个2mm的穿刺孔。有了机器人的辅助,完成定位后,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仅花费15分钟。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留院观察两天便可出院回家。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手术进行了现场直播。术后,王旭辉主任和淮安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璟、副院长周兴武前往病房看望吴奶奶,表示关怀与慰问,祝福老人早日康复!
为了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在手术前一天下午,王旭辉主任在淮安市中医院开展“三叉神经痛”义诊,免费为慕名而来的患者分析病情,给出治疗指导,让市民在诊疗过程中少走弯路。
随着淮安市首例机器人手术的开展,这一医疗技术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机器人辅助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也将为众多“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案,既体现了市中医院脑外科在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又为“医在淮安”打下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文中图片均获版权方授权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