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具有典型的呕吐病史者,生后2~4周出现,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进行性加重,吐后觅食,应疑及本病。若于右上腹部扪及橄榄状肿块,即可确诊。对疑似病例应与下列情况鉴别。
1.喂养不当 喂奶过多、过急,或人工喂养时将奶瓶内气体吸入胃内,或喂奶后体位放置不当等,均为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如系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应防止喂奶过多、过急,食后抱起婴儿,轻拍后背使积存在胃内的气体排出,呕吐即可停止。食物过敏亦可造成患儿反复呕吐。并可伴有腹泻和便血,回避过敏原后可缓解。
2.幽门痉挛 与本病临床症状相似,但多在生后即出现间歇性不规则呕吐,非喷射性,量不多,无进行性加重,偶见胃蠕动波,但右上腹摸不到肿块。一般状况较好,无明显脱水及营养不良,B超检查幽门肌层不肥厚,用阿托品、氯丙嗪等解痉镇静剂治疗效果良好。
3.胃食管反流 呕吐为非喷射性,上腹无蠕动波,无右上腹橄榄样肿块。采用体位疗法和稠厚食物饮食疗法可减轻呕吐。X线钡餐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可协助确诊。
4.胃扭转 生后数周内出现呕吐,移动体位时呕吐加剧。X线钡餐检查可见:①食管与胃黏膜有交叉现象;②胃大弯位于小弯之上;③幽门窦的位置高于十二指肠球部;④双胃泡、双液平面;⑤食管腹段延长,且开口于胃下方。胃镜检查亦可达到诊断和治疗(胃镜下整复)的目的。
5.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如幽门前瓣膜、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及肠梗阻型胎粪性腹膜炎等。根据畸形所造成的消化道梗阻程度的不同,症状出现早晚不一。一般于生后不久出现呕吐,同时排便减少或消失。幽门前瓣膜患者呕吐性状与肥厚性幽门狭窄相似,但无腹部肿块及特征性X线表现。后三种疾病腹部平片显示胃及十二指肠不同程度扩张,表现为"双气泡"或"三气泡"等十二指肠梗阻的影像,环状胰腺时十二指肠降段呈现内陷、线形狭窄或节段性缩窄。肠旋转不良时钡剂灌肠可显示出结肠框及回盲部充满钡剂,位于右上腹部或上腹中部。肠梗阻型胎粪性腹膜炎可见腹腔钙化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