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概述
【概述】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isoimmune hemolytic disease)。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MN(少见血型)血型不合较
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病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由父亲遗传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如输血、接种疫苗等)接触这些抗原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此抗体(IgG)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即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致敏红细胞),继之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
1.ABO溶血 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B型,如母亲为AB型或婴儿为O型,则不发生AB0溶血病。
(1)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或B血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的刺激,母体内已存在抗A或抗B抗体(IgG)。
(2)在母婴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ABO溶血病,其原因为:①胎儿红细胞的抗原数量较少,仅为成人的1/4.不足以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发生严重溶血;②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中,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2.Rh溶血 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即D、E、C、c、d、e(d抗原未测出,只是推测),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故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E,由于e抗原性最弱,故Rhe溶血病罕见。传统上红细胞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而具有D抗原称为Rh阳性,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阳性。但由于母亲Rh阳性(有D抗原),也可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如E,若胎儿具有该抗原时,也可发生Rh不合溶血病。母亲暴露于Rh血型不合抗原的机会主要有:①曾输注Rh血型不合的血液;②分娩或流产接触Rh血型抗原,此机会可高达50%;③在孕期胎儿Rh+血细胞经胎盘进入母体。
(1)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因为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Rh阴性母亲首次妊娠,于妊娠末期或胎盘剥离(包括流产及刮宫)时,Rh阳性的胎儿血进入母血中,约经过8~9周产生IgM抗体(初发免疫反应),此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以后虽可产生少量IgG抗体,但胎儿已经娩出。如母亲再次妊娠(与第一胎Rh血型相同),怀孕期可有少量(低至0.2ml)胎儿血进入母体循环,于几天内便可产生大量IgG抗体(次发免疫反应),该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
(2)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Rh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3)即使是抗原性最强的RhD血型不合者,也仅有1/20发病。主要是由于母亲对胎儿红细胞Rh抗原的敏感性不同。另外,母亲为RhD阴性,如父亲的RhD血型基因为杂合子,则胎儿为RhD阳性的可能性为50%,如为纯合子则为100%,其他Rh血型也一样。当存在ABO血型不符合时,Rh血型不合的溶血常不易发生;其机制可能为AB0血型不符所产生的抗体已破坏了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使Rh抗原不能被母体免疫系统发现。
【病理生理】
ABO溶血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可导致全身水肿(胎儿水肿)。贫血时,髓外造血增强,可出现肝脾肿大。胎儿血中的胆红素经胎盘进入母亲肝脏进行代谢,故娩出时黄疸往往不明显。出生后,由于新生儿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差,很快即出现黄疸。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Rh溶血病症状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
1.黄疸 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在第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非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2.贫血 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由于免疫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6周发生晚期贫血,甚至持续数月。
3.肝牌肿大 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诊断】
1.产前诊断 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测定,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1: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病。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作为基础值,以后每2~4周监测1次,当抗体效价上升,提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
2.生后诊断 新生儿娩出后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有母婴血型不合,改良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中有一项阳性者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先天性肾病 有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和蛋白尿,但无病理性黄疸和肝脾肿大。
2.新生儿贫血 双胞胎的胎-胎间输血,或胎-母间输血可引起新生儿贫血,但无重度黄疸、血型不合及溶血三项试验阳性。
3.生理性黄疸 ABO溶血病可仅表现为黄疸,易与生理性黄疸混淆,血型不合及溶血三项试验可资鉴别。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治疗】
1.产前治疗
(1)提前分娩:既往有输血、死胎、流产和分娩史的Rh阴性孕妇,本次妊娠Rh抗体效价逐渐升至1:32或1:64以上,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胆红素增高,且胎肺已成熟(羊水L/S>2)时,可考虑提前分娩。
(2)血浆置换:对血Rh抗体效价明显增高(>1:64),但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妇,可对其进行血浆置换,以换出抗体,减少胎儿溶血,但该方法临床已极少应用。
(3)宫内输血:对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胎肺尚未成熟者,可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引导下经脐血管穿刺后直接注入,以纠正贫血。
(4)其他:孕妇于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可诱导胎儿UDPGT活性增加,以减轻新生儿黄疸。对胎儿受累较重者,也有报道通过母亲或胎儿注射IVIG。抑制血型抗体所致的胎儿红细胞破坏。
2.新生儿治疗
(1)光照疗法(phototherapy):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指征:各种原因导致的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05µmol/L(12mg/dl),均可给予光疗;由于早产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治疗应更积极;对于高危新生儿,如窒息、低蛋白血症、感染、酸中毒等,可放宽指征;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预防性光疗。根据患儿胎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生后日龄,参考光疗干预列线图(图7-5)进行光疗。
2)原理:在光作用下,非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包括4Z、15E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即光红素,上述异构体不经肝脏处理,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效果最佳,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较好疗效。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光疗后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已正常。
3)设备:主要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光疗箱以单面光160W、双面光320W为宜,双面光优于单面光;上、下灯管距床面的距离分别为40cm和20cm。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疗效果,通常以光照对象表面所受到的辐照度计算,标准光疗为8~10µW/(cm2·nm),强光疗>30µW/(cm2·nm)。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光疗可连续或间断照射,间隔时间视病情而定。Rh溶血病或黄疸较重的ABO溶血病,多需48~72小时,一般高胆红素血症,24~48小时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连续光照时间不宜超过4天。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蓝光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素减少,并进而降低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而加重溶血,故光疗时应补充核黄素(光疗时每日3次,每次5mg;光疗后每日1次,连服3日):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停止光疗后,青铜症可自行消退。因此,对伴有结合胆红素增高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虽并非光疗的禁忌证,但由于胆汁淤积,会影响光疗效果。
(2)药物治疗:①肝酶诱导剂:通过诱导UDPGT酶活性,增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常用苯巴比妥,剂量为5mg/(kg·d),分2~3次口服,连服4~5日。②补充白蛋白:输血浆,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以增加其与非结合胆红素的联结,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③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可阻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多采用一次大剂量疗法1g/kg,于6~8小时内静脉滴入,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④其他:有报道口服肠道益生菌,改变肠道内环境,减少肝肠循环,对减轻黄疸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有一定作用,但鉴于其副作用,目前已不主张使用。
(3)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
1)作用: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2)指征: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需换血治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应换血:①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µmol/L(4mg/dl),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肿大和心力衰竭者;②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µmol/L(0.7mg/dl)者;③光疗失败,指高胆红素血症经光疗4~6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仍上升8.6µmol/(L·h)[0.5mg/(dl·h)];④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p#分页标题#e#
3)方法:①血源:Rh溶血病应选用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系统与患儿同型的血液,紧急或找不到血源时也可选用O型血;母O型、子A或B型的ABO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有明显贫血和心力衰竭者,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②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大约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③途径:近年来,经外周的动、静脉同步换血,因简单、易操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可选用脐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
(4)其他治疗:防止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纠正缺氧、贫血、水肿、电解质紊乱和心力衰竭等。
新生儿溶血病的并发症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为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生后1~2天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当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治疗干预,可造成永久性损害。胆红素常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尸体解剖可见相应的神经核黄染,故又称为核黄疸(kernicterus)。
目前将胆红素脑病分为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和慢性胆红素脑病(chronic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急性胆红素脑病是指生后1周出现的胆红素毒性的急性期表现,持续时间不超过新生儿期;慢性胆红素脑病,又称为核黄疸,是指胆红素毒性所致的慢性、永久性临床后遗症。
一般于重度黄疸高峰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通常将胆红素脑病分为4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现多将前3期称为"急性胆红素脑病",第4期称为"慢性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
第1期(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12~24小时。
第2期(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多与抽搐同时发生)。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可出现角弓反张。此期约持续12~48小时。
第3期(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
第4期(后遗症期):出现典型的核黄疸后遗症表现。可有:①手足徐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早则生后18个月出现,也可晚至8~9岁出现。②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③听觉障碍:是胆红素神经毒性的最典型表现,耳聋,对高频音失听。④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也可留有脑性瘫痪、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此外,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尸检结果证实即使低水平的胆红素也可有核黄疸的病理改变。患儿很少有核黄疸的典型表现,在新生儿期也缺乏急性期的特异表现,听觉障碍常是其主要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预防】
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和进入母血的Rh抗原。临床上目前常用的预防方法是对RhD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D阳性胎儿后,72小时内肌内注射抗D球蛋白300µg,已起到了较满意的预防效果。
有任何意见、建议、投稿,欢迎 发送到邮件sjyl1901@163.com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047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209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 (沪)-经营性-2016-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