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搜索 > 儿科 > 新生儿颅内出血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2014-09-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未知

核心提示:【临床表现】 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轻者可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可在短期内病情恶化而死亡。常见的症状与体征有:①神志改变:激惹、嗜睡或昏迷;②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不规则或暂停;③颅内压力增高: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④ 眼 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等;⑤瞳孔: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⑥肌张力:增高、减弱或消失;⑦其

    【临床表现】

    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轻者可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可在短期内病情恶化而死亡。常见的症状与体征有:①神志改变:激惹、嗜睡或昏迷;②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不规则或暂停;③颅内压力增高: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④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等;⑤瞳孔: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⑥肌张力:增高、减弱或消失;⑦其他:不明原因的苍白、贫血和黄疸。

    根据颅内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PVH-IVH) 是早产儿颅内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且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发病率高达40%~50%。近年来,由于产前皮质类固醇和出生后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PVH-IVH发病率已明显降低。2%~3%的足月儿也可发生PVH-IVH出血,其中50%,60%的出血来自室管膜下GM,其余则源于脉络丛。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4级:Ⅰ级: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Ⅱ级: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大;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扩大伴脑室旁白质损伤或出血性梗死。出血发生的时间50%在出生后第1天,90%在出生后72小时内,仅少数发病会更晚。预后主要取决于PVH-IVH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病变。Ⅰ~Ⅱ级出血大部分预后相对良好;Ⅲ~Ⅳ级出血者死亡率较高,伴有出血性梗死者死亡率高达50%。侧脑室血液或小凝块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导致梗阻性脑积水,致使脑实质受压、脑皮质变薄。临床上出现头围迅速增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并遗留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rimary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膜下腔内,不包括硬膜下、脑室内或小脑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膜下腔扩展。此种出血类型在新生儿十分常见,尤其是早产儿。SAH与缺氧、酸中毒、产伤等因素有关。由于出血常为缺氧引起,蛛网膜下腔的毛细血管内血液外渗,而非静脉破裂,故大多数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部分典型病例表现为生后第2天抽搐,但发作间歇正常。极少数病例大量出血,引起反复中枢性呼吸暂停、惊厥、昏迷,于短期内死亡。主要的后遗症为交通性或阻塞性脑积水。

    3.脑实质出血(intraparenchymal haemorrhage,IPH) 常见于足月儿,多因小静脉栓塞后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破裂而出血。由于出血部位和量不同,临床症状差异很大。少量点片状出血,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如出血部位位于脑干,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出血部位可液化形成囊肿,如囊肿与脑室相通,称为脑穿通性囊肿(porencephalic cysts)。主要后遗症为脑性瘫痪、癫痫和智力或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由于支配下肢的神经传导束邻近侧脑室,向外依次为躯干、上肢、面部神经的传导束,因此下肢运动障碍较多见。

    4.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SDH) 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足月巨大儿,或臀位异常难产、高位产钳助产儿。由于机械损伤使硬膜下血窦及附近血管破裂而发生出血。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提高,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出血量较多者一般在出生24小时后出现惊厥、偏瘫和斜视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小脑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导致严重后颅凹出血,可引起脑干压迫症状,患儿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死亡。也有在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而数月后发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

    5.小脑出血(cerebellar hemorrhage,CH) 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死,以及产伤引起小脑撕裂4种类型。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临床症状与病因和出血量有关。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压迫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