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一)一般治疗
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止血药的应用及局部止血。
(二)观察
ITP患者如无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高于30×109/L,无手术、创伤,且不从事增加患者出血危险的工作或活动,发生出血的风险较小,可嘱临床观察暂不进行药物治疗。
(三)首次诊断ITP的一线治疗
1.糖皮质激素 一般情况下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80%。
(1)作用机制:①减少自身抗体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②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等。
(2)剂量与用法:常用泼尼松1mg/(kg·d),分次或顿服,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1个月内快速减至最小维持量5~10mg/d,无效者4周后停药。也可使用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剂量40mg/d×4天,口服用药,无效患者可在半月后重复一次。应用时,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的变化,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
2.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 主要用于:①ITP的急症处理;②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或者脾切除前准备;③合并妊娠或分娩前。常用剂量400mg/(kg·d)×5天;或1.0g/(kg·d)×2天。
(四)ITP的二线治疗
1.脾切除
(1)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②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d;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2)禁忌证:①年龄小于2岁;②妊娠期;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脾切除治疗的近期有效率约为70%~90%,长期有效率40%~5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
2.药物治疗
(1)抗CD20单克隆抗体:抗CD20的人鼠嵌合抗体,375mg/m2静注,每周一次,连用4周。可有效清除体内B淋巴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生成。
(2)血小板生成药物:此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微,但骨髓纤维化、中和性抗体的产生以及血栓形成的风险等尚待进一步观察。一般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难治性ITP患者。主要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TPO拟肽罗米司亭(romiplostim)以及非肽类TPO类似物艾曲波帕(eltrombopag)。
(3)长春新碱:每次1mg,每周一次,静脉注射,4~6周为一疗程。
(4)环孢素A: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250~500mg/d,口服,维持量50~100mg/d,可持续半年以上。
(5)其他: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以及达那唑等药物。
(五)急症的处理
适用于:①血小板低于20×109/L者;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1.血小板输注 成人按10~20单位/次给予,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从200ml循环血中单采所得的血小板为1单位血小板)。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单采血小板。
2.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 剂量及用法同上。作用机制与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封闭、抗体中和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3.大剂量甲泼尼龙 1g/d,静脉注射,3~5次为一疗程,可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