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读苏东坡的《猪肉颂》有感

2022-02-03   浏览量:  文章来源: 世界医疗网

核心提示:“东坡肉”就起源于苏轼被贬的黄州(现在的湖北黄州区),在黄州的那些日子里,他与百姓同甘苦,在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春节除夕,他在离家千里迢迢的黄州和百姓同欢乐。期间,他学会并自己动手琢磨研究出一套红烧肉的烹饪方法,现在,誉满全球的“东坡肉”就是那个时候的杰作,并且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猪肉颂》。

  大家熟悉的苏东坡,既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又是一位美食家。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贬至儋州,到65岁他才遇赦北归。

  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肉”就起源于苏轼被贬的黄州(现在的湖北黄州区),在黄州的那些日子里,他与百姓同甘苦,在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春节除夕,他在离家千里迢迢的黄州和百姓同欢乐。期间,他学会并自己动手琢磨研究出一套红烧肉的烹饪方法,现在,誉满全球的“东坡肉”就是那个时候的杰作,并且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净洗铛”,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做好了烹调的一切准备,这正是他做事或修养身心时虔诚、认真态度的体现。煮肉如此,做一切事情,均如此。我们能从这小心翼翼的“净洗铛”中,窥见到苏轼平时修养身心的严谨、真诚。“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不大不小,这样煨炖,才能将肉烹得又烂又有滋味。他告诉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得稳妥,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透过这一丝不苟的准备与实际操作,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烹调本身,而是看到了他对待自身修炼的一种兢兢业业的精神。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煮猪肉,只要方法得当,缓缓煨炖,到了时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这两句,说的是煮肉,而当我们联想到人生的时候,不是正好发现它切中了那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人生弊端!人生的成熟和感悟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和锻造的。好大喜功、气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时的“荣耀”,到头来必然以失败结局。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像猪肉这司空见惯的食物,人们并不觉得里边有什么奥秘可寻;像炖煮猪肉这样的家常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探讨其中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苏轼的叹息,除了对猪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种可供联想的可惜之意——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物时,或不肯或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并挖掘其真正的含义和本质。我们可以从他的叹息中,理解到猪肉之外的深意——真善美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和创造。那是我们大可挖掘的人生使命与快乐。我们或许能更深层地去理解“黄州好猪肉”这四句诗歌的另一番味道。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正因为对亲自创造的烹调艺术十分满意,所以作者竟吃了“两碗”。这“两碗”不但写出了胃口的满足,更写出了心灵的惬意。作者仿佛早就料到——会有他人的议论与惊诧,他风趣地说,我吃猪肉,腹满惬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对我的褒贬,尽可置之度外。

  了解佛学的朋友,知道佛家最讲“心安”,强调看轻外物(包括他人的议论)、重视内心的安定,因此,可以说,东坡的这一“饱得自家君莫管”的平淡结尾,其实是展现了他的佛学修养,蕴涵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值得一提的——苏轼并没有对他的“猪肉观”的人生思考做刻意的诠释和解说,而是在一片笔墨神行之间有意无意地透露着他的佛学修养与对佛学的借鉴和创新。

  苏轼此诗题的《猪肉颂》三字看似滑稽,实际上是在幽默中蕴涵了严肃的主题。作者的颂,当然包括了在味觉方面的享受,对自身的烹调创新方面的自得;但当我们了解了苏东坡当时的艰难处境时,就会在诗人享受味觉美味的后面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在为人处世永远追求更高更远更深刻的情趣,将日常生活与理性思考达到“知行合一”的哲人。尤其是作者将烹调艺术与人生超越的理想有机结合为一体,为我们做出了经典之作。

  今天小年夜重读苏东坡的《猪肉颂》,不仅使人对“东坡肉”的美味更加赞赏,而且使我们对这位大文豪、美食家更加亲近和崇敬。

  2022.1.30

  小年夜

  本文作者/顾友文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陈    琦